碧在第10個字的詩句
碧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日出崖先紅,雨馀嵐更碧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登封縣宇觀少室
- 滿眼青山芳草外,半篙碧水斜陽里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滿江紅·莫話南征
- 月落東方明,云收遠山碧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曉上烏石灘
- 虎來靜坐秋山里,龍向碧潭奮身起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贈白龍洞劉道人歌
- 人歸空對,晚陰庭樹橫碧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念奴嬌·精神俊雅
- 我行晝錦坊,老檜欺眼碧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賦樓提干古檜因贈其之官
- 洗盡舊氛□,□出新金碧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壽天寧寺主僧可舉八十
- 一山逶迤來,結崖俯寒碧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題寧國府涇縣琴高堂
- 道阻修且長,春草幾番碧。 -- 出自宋·俞桂·古意
- 朝朝暮暮看不足,感得碧光透雙目。 -- 出自宋·鄭思肖·愛竹歌
- 白鷗不解游客意,驚起碧煙深處橫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望龜山二首
- 寒水靜無波,衰荷委余碧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秋池
- 群峰涌地出,掀蕩無留碧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渡洛游三鄉書所見
- 鮮鮮西墻下,幽草弄寒碧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霜后步西園
- 巉巉女幾峰,次第見晴碧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新開北原
- 峰嶺舒紫翠,云天麗金碧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大雨十日不止五月十八日晚始霽
- 日中雖暫萎,晨露發鮮碧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堂下幽草
- 日華重重上金榜,丹楹碧砌真珠網。 -- 出自唐·竇庠·金山行(潤州金山寺,寺在江心)
- 數聲蜀魄入簾櫳,驚斷碧窗殘夢,畫屏空。 -- 出自唐·張泌·南歌子·柳色遮樓暗
- 曲終飛去不知處,山下碧桃春自開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緱山廟
- 淹駕殊未還,朱欄敞虛碧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夏日苦熱,同長孫主簿過仁壽寺納涼
- 陰山臨古道,古廟閉山碧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華山南廟
- 蒼崖抱寒泉,淪照洞金碧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華陰東泉同張處士詣藏律師兼簡縣內同官因寄
- 明霞發金丹,陰洞潛水碧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置酒行
- 嵯峨天姥峰,翠色春更碧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曾東游以詩寄之
- 我來謂怪非得真,醉揭碧海瞰蛟窟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呂氏假山
- 獵獵風吹雨氣腥,誰翻碧海踏天傾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和束熙之雨后
- 其辭浩大無崖岸,有似碧海吞浸秋晴空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還東野詩
- 中庭一株橘,嘉實轉金碧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思遠客
- 門前流水過,春意滿渠碧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舉季申信道自光化復入鄧書事四首
- 窗開三尺明,空納萬里碧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開壁置窗命曰遠軒
- 遠客謝主人,分此一窗碧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開壁置窗命曰遠軒
- 如何不己奈,開窗玩霏碧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開壁置窗命曰遠軒
- 獨行修竹盡,石崖千丈碧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出山二首
- 極目望南山,圭峰露微碧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雪霽池上
- 曉披閶闔見朝陽,知向碧階添幾線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玉樓春
- 露蕊郁金黃,云液蒲萄碧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生查子
- 五云亂處,種雕菰向熟,碧桃猶小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絳都春·馀寒尚峭
- 明年相望孢侯鄉,猶共碧霄端正面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次韻曹子方對雪以詩見招觀燈
- 秋日吐微明,寒葉墮半碧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秋日書懷
- 金缽稻脂香,瓊甌茗花碧。 -- 出自宋·錢惟演·送僧歸護國寺
- 危城閑登臨,秋色際空碧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淳化五年秋八月二十四日鉅鹿魏野江東僧用晦
- 昨夕飲君家,看朱忽成碧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明遠次韻超然談道因以謔語為戲將無同耶
- 劉郎慣是瑤池客,又醉碧桃三度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摸魚兒·對尊前
- 想見夜深村鼓靜,燈暈碧,為傍人,說上元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江城梅花引·相思無處著春寒
- 知何似,似一鉤新月,嘜碧籠云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沁園春·洛浦凌波
- 壺中清賞,畫檐高掛虛碧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念奴嬌·海云四斂
- 前度劉郎歸去后,溪上碧桃多少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南浦 春水
- 短衣瘦馬,望楚天空闊,碧云林杪。 -- 出自元·薩都剌·酹江月 過淮陰
- 前度劉郎重到也,開盡碧桃無數。 -- 出自元·薩都剌·酹江月 游句曲茅山
“碧”同音字
- 嬶
- 萆
- 薜
- 痺
- 禆
- 綼
- 臂
- 賁
- 賁
- 佊
- 佖
- 俾
- 偪
- 匕
- 咇
- 嗶
- 啚
- 嗶
- 坒
- 堛
- 壁
- 夶
- 奰
- 妣
- 妼
- 婢
- 嬖
- 屄
- 幣
- 幣
- 幤
- 庇
- 廦
- 弊
- 弻
- 弼
- 彃
- 彼
- 必
- 怭
- 怶
- 愊
- 愎
- 敝
- 斃
- 朇
- 朼
- 柀
- 柲
- 梐
- 楅
- 榌
- 比
- 畢
- 毖
- 斃
- 毞
- 毴
- 沘
- 湢
- 潷
- 滭
- 潷
- 濞
- 煏
- 熚
- 狴
- 獘
- 獙
- 珌
- 璧
- 畀
- 畁
- 畢
- 疕
- 疪
- 痹
- 皕
- 睤
- 睥
- 碧
- 秕
- 筆
- 筆
- 篳
- 箅
- 箆
- 篦
- 篳
- 粃
- 粊
- 縪
- 繴
- 罼
- 聛
- 腷
- 舭
- 芘
- 苾
- 蓽
- 荸
- 萞
- 蓖
- 蓽
- 蔽
- 蜌
- 螕
- 袐
- 裨
- 襞
- 襣
- 觱
- 詖
- 诐
- 豍
- 貏
- 貱
- 贔
- 赑
- 蹕
- 蹕
- 躃
- 躄
- 辟
- 逼
- 避
- 邲
- 鄙
- 鄨
- 鄪
- 鉍
- 鎞
- 鏎
- 鐴
- 鉍
- 閇
- 閉
- 閟
- 閉
- 陛
- 鞸
- 韠
- 飶
- 饆
- 馝
- 駜
- 驆
- 髀
- 髲
- 魓
- 鮅
- 鰏
- 鲾
- 鵖
- 鷝
- 鷩
- 鼊
- 鼻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𠓵
- 𠨒
- 𠨘
- 𡚁
- 𡚤
- 𣦢
- 𤐸
- 𤗚
- 𤹝
- 𧥑
- 𨐨
- 𨢡
- 𨻼
- 𪐄
- 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