碧在第1個字的詩句
碧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碧落高高云萬重,當時孤鶴去無蹤。 -- 出自唐·李涉·逢舊二首
- 碧落真人著紫衣,始堪相并木蘭枝。 -- 出自唐·李涉·木蘭花
- 碧波連草舍,白日掩柴門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次韻劉明遠移家
- 碧天圍斗野,紅日下蕪城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登揚州郡圃小金山遙碧亭
- 碧樹如煙覆晚波,清秋欲盡客重過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宛陵館冬青樹
- 碧江涼冷雁來疏,閑望江云思有余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江亭晚望
- 碧江頭與白云門,別后秋霜點鬢根。 -- 出自宋·譚用之·憶南中
- 碧玉蜉蝣迎客酒,黃金轂轆釣魚車。 -- 出自宋·譚用之·貽費道人
- 碧玉蜉蝣迎客酒,黃金轂轆釣魚車。 -- 出自宋·譚用之·貽費道人
- 碧吐紅芳舊行處,豈堪回首草萋萋。 -- 出自宋·譚用之·再游韋曲山寺
- 碧幢發雪垂過耳,弄筆者誰吳氏子。 -- 出自宋·謝翱·避暑城西觀吳道子畫老君像
- 碧杯仙露冷如冰。 -- 出自宋·劉翰·桂殿秋·雙玉節
- 碧桃幾片來何處,試訪秦人武陵路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漁父四時歌
- 碧幢紅旆擁西風,幾點淮山落眼中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送鄧漕移帥揚州二首
- 碧云欲合帶紅霞,知是秦人洞里花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以紅碧二色桃花送務觀
- 碧云重憶尊前句,紅纈遙思醉后顏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二月二十六日攜家游青原歸入陽園酴醾盛開誦
- 碧崖道士拍洪肩,白水真人覓玉泉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洪景盧內翰為甘叔懷作碧崖修造疏戲題小詩奉
- 碧筩擎雨時傾蓋,紅旆搖風暫亞槍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郊居三池皆種蓮自五月開至七月末無日不寓目
- 碧梧空有棲鳳枝,何如以實飼其兒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永新談漢卿求筠坡書院詩用誠齋之韻之意而推
- 碧琳殿邃同宣召,白玉堂深接笑談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與館中同僚會邦衡侍郎于南山真珠園后兩日翰
- 碧透銀河乾,清浸玉宇濕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官舍見月三首
- 碧幢紅旆三邊帥,羽扇綸巾一世豪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勸農呈丘帥
- 碧眼道人參解得,黃河夜半泝昆侖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幽芳晚涼倚窗觀稼
- 碧天倚熏籠,烈日發薌澤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伏中宿富樂山賞泉
- 碧瞳黑鬢宜貂蟬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壽鄭制置
- 碧衫玉唾酴醾晚,更倩詩翁著句催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上巳呈子有
- 碧云漏日村村雨,紅樹吟風葉葉秋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潛夫約中途遣詩相送至江山無耗寄詩督之
- 碧峰秋寺內,禪客已無情。 -- 出自唐·任翻·贈濟禪師
- 碧煙中,明月下,小艇垂綸初罷。 -- 出自宋·李珣·漁歌子·楚山青
- 碧云暗雨來,舊原芳色變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蘇十三瞻登玉泉寺峰入寺中見贈作
- 碧海漾仙洲,驪珠外無寶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上顧大夫
- 碧云詩里終難到,白藕花經講始終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上新定宋使君
- 碧澗泉水清,寒山月華白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碧落千山萬仞現,藤蘿相接次連溪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碧嶂前兼后,白云西復東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碧澗門前一條水,豈知平地有天河。 -- 出自唐·韓琮·題商山店
- 碧闌干外繡簾垂,猩色屏風畫折枝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已涼
- 碧瓦偏光日,紅簾不受塵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無題
- 碧落順風初得志,故巢因雨卻聞腥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失鶴
- 碧桐陰盡隔簾櫳,扇拂金鵝玉簟烘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晝寢
- 碧玉眼睛云母翅,輕于粉蝶瘦于蜂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蜻蜓
- 碧窗盡日教鸚鵡,念得君王數首詩。 -- 出自唐·花蕊夫人·宮詞(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)
- 碧山與黃花,爛熳多秋情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九日和于使君思上京親故
- 碧峰委合沓,香蔓垂蓂苓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和楊明府早秋游法華寺
- 碧水何渺渺,白云亦英英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答道素上人別
- 碧霄有鳩序,未展聯行翅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登宜春醉宿景星寺寄鄭判官兼簡空上人
- 碧波如會意,卻與向西流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古詞
- 碧波弄明月,自惜顏色好。 -- 出自唐·李曄·八月辭
- 碧眼胡兒三百騎,盡提金勒向云看。 -- 出自宋·柳開·塞上
- 碧浪鹢舟從此別,丹霄鵠箭忍無成。 -- 出自唐·羅鄴·秋日留題蔣亭
“碧”同音字
- 嬶
- 萆
- 薜
- 痺
- 禆
- 綼
- 臂
- 賁
- 賁
- 佊
- 佖
- 俾
- 偪
- 匕
- 咇
- 嗶
- 啚
- 嗶
- 坒
- 堛
- 壁
- 夶
- 奰
- 妣
- 妼
- 婢
- 嬖
- 屄
- 幣
- 幣
- 幤
- 庇
- 廦
- 弊
- 弻
- 弼
- 彃
- 彼
- 必
- 怭
- 怶
- 愊
- 愎
- 敝
- 斃
- 朇
- 朼
- 柀
- 柲
- 梐
- 楅
- 榌
- 比
- 畢
- 毖
- 斃
- 毞
- 毴
- 沘
- 湢
- 潷
- 滭
- 潷
- 濞
- 煏
- 熚
- 狴
- 獘
- 獙
- 珌
- 璧
- 畀
- 畁
- 畢
- 疕
- 疪
- 痹
- 皕
- 睤
- 睥
- 碧
- 秕
- 筆
- 筆
- 篳
- 箅
- 箆
- 篦
- 篳
- 粃
- 粊
- 縪
- 繴
- 罼
- 聛
- 腷
- 舭
- 芘
- 苾
- 蓽
- 荸
- 萞
- 蓖
- 蓽
- 蔽
- 蜌
- 螕
- 袐
- 裨
- 襞
- 襣
- 觱
- 詖
- 诐
- 豍
- 貏
- 貱
- 贔
- 赑
- 蹕
- 蹕
- 躃
- 躄
- 辟
- 逼
- 避
- 邲
- 鄙
- 鄨
- 鄪
- 鉍
- 鎞
- 鏎
- 鐴
- 鉍
- 閇
- 閉
- 閟
- 閉
- 陛
- 鞸
- 韠
- 飶
- 饆
- 馝
- 駜
- 驆
- 髀
- 髲
- 魓
- 鮅
- 鰏
- 鲾
- 鵖
- 鷝
- 鷩
- 鼊
- 鼻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𠓵
- 𠨒
- 𠨘
- 𡚁
- 𡚤
- 𣦢
- 𤐸
- 𤗚
- 𤹝
- 𧥑
- 𨐨
- 𨢡
- 𨻼
- 𪐄
- 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