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在第7個字的詩句
目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反復小學書,昏目如芒刺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書初涼夜至將曉:{靈壽寺作}
- 船傍兩高山,過目若流電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自離富池凡三禱順濟龍求便風皆獲應又風日清
- 晴明猶及一寓目,我老尚能揮大盞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到陳午憩小舍有任王二君子惠牡丹二盤皆絕品
- 曉登巴河岸,極目望春野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離樊口宿巴河游馬祈寺
- 身老易傷千里目,眼驚還見一年花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同袁思正諸公登楚州東園樓
- 刁斗嚴更軍耳目,戈鋋長控國咽喉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中秋夕寄大梁劉尚書
- 繁戲徒過魯儒目,眾歡方集漢郎心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和劉員外陪韓仆射野亭公宴
- 時復一回望,心目出四溟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登殊亭作
- 春心斷易迷,遠目傷難遍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與王楚同登青龍寺上方
- 啟庭戶,列芳鮮;目眇眇,心綿綿,因風托雨降瓊筵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雜言迎神詞二首·迎神
- 良宵出戶庭,極目向青冥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府試老人星見
- 海崖歸有業,天目近何峰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送吳秘書歸杭州
- 家居洛陽下,舉目見嵩山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九日進茱萸山詩五首
- 目枯不足嘆,無目心自安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哭詩六章
- 客坐昏蒙歸耳目,人行斑白上須眉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塵土呈介甫
- 喜愛常令對面目,招延不許他有庖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寄王正叔
- 春風吹天昏,醉目睨愁黲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贈別晏成績懋父太祝
- 錦成洗春江,眾目炫莫奈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答束孝先
- 相離茍同天,舉目亦兩見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對月憶滿子權
- 高懷樂天寬,遠目斥人礙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書懷寄黃任道滿子權
- 寒江風靜時,逮目失洲沚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晚泊
- 豈無登高地,送目與云俱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粹翁用奇父韻賦九日與義同賦兼呈奇父
- 如彼游川魚,比目中路析。 -- 出自魏晉·潘岳·悼亡詩
- 春風動春心,流目矚山林。 -- 出自南北·南朝民歌·子夜四時歌
- 山公有意相題目,季緒無容觸詆訶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上林內翰二首
- 膽氣高虛空,眼目無疆城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淳化五年秋八月二十四日鉅鹿魏野江東僧用晦
- 敢論風景異,舉目笑平生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建業書事
- 桂海接天聊縱目,火云堆露正關身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送潘元夙教授欽州
- 泰然發天光,閒目了無礙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題潘叔玠家達觀亭
- 孤城遺跡森在目,平湖無波春草綠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玩鞭亭
- 層巒寓巖石,一目惜盡了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次韻子云種竹
- 孤城千家邑,一目可盡了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列岫亭用范伯升韻
- 深又淺、蕩搖心目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霓裳中序第一·銀河下若木
- 門外游絲難駐目,依然青草暗長門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呈徐侍郎兼寄辛幼安
- 何時業債盡,面目還本來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自嘆
- 一兒欺之掩其目,故故癡癡屢回囑。 -- 出自明·解縉·戲筆賣魚歌為陳檢討題
- 遙望四山青極目,銷魂黯處亂啼鶯。 -- 出自明·景翩翩·寄陳生回文
- 巖壑恣登臨,瑩目復怡心。 -- 出自唐·上官昭容·游長寧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
- 龍鱗今不逆,魚目也應殊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省試驪珠詩
- 開目為晨光,閉目為夜色。 -- 出自宋·蘇渙·變律(本十九首,今存三首)
- 任輕從彈雀,魚目莫相侵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珠
- 獨倚青樓吟賞,目前無限輕盈。 -- 出自宋·杜安世·河滿子·細雨裛開紅杏
- 回頭大行路,滿目是青山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子華安國明空頌
- 填填鼓鐘響,耳目厭譁眩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沖卿晚秋過金明池
- 想在京輦日,耳目塞如堵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同晏著和飲薛園坐中賦
- 嗟予不得往,注目云接地 -- 出自宋·韓維·送寧極還山
- 青紅采錯亂人目,珠玉磊落熒其軀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又和楊之美家琵琶妓
- 十畝霜陰青翳目,一篙溪色碧于苔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東郊
- 傳聲回步輦,滿目爛行燈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景仁元夕
- 勞心勤一溉,拭目待三移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謝微之送鴨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