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在第7個字的詩句
目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道過星河駭雙目,萬灶清煙纏華屋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道過成蹊菴偶成舊風(fēng)一篇
- 子胥竭忠諫,抉目為夫差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感懷二十四首
- 有耳不復(fù)聞,有目不復(fù)窺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薤露歌
- 沈冥及暮鼓,兩目脂流泔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大熱遣懷
- 有眼不視非我目,有齒不嚙非我牙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老病嘆
- 日暮入海濤,極目無涯涘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雜詩(三十三首)
- 干戈尚雜遝,舉目多可悲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次韻和石末公春日感懷
- 綠水青山長送目,汀蘭岸蓼各生花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再次韻(二首)
- 登樓眺遠(yuǎn)郊,肆目望天衢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旅興(四十首)
- 日暮登高臺,流目盼云間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旅興(四十首)
- 昽步陟崇丘,流目睇康莊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旅興(四十首)
- 別家萬里馀,流目三春際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自衡陽至韶州謁能禪師
- 歸心勞夢寐,遠(yuǎn)目傷游眄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雜言和常州李員外副使春日戲題十首
- 獨(dú)謠看墜葉,遠(yuǎn)目遍秋光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嘉興九日寄丹陽親故
- 俯見觸餌鱗,仰目凌霄鴻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早發(fā)杭州泛富春江寄陸三十一公佐
- 無限恩波猶在目,東風(fēng)吹起細(xì)漪漣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登初陽樓寄懷北平郎中
- 元精遺萬類,雙目如牖戶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雜諷九首
- 常依凈住師冥目,兼事容成學(xué)算心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傷史拱山人
- 秋堂復(fù)夜闌,舉目盡悲端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郭司徒廳夜宴
- 卷簾霜靄靄,滿目水悠悠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秋夜憶興善院寄苗發(fā)
- 指日中秋,便滿目、蟾光如洗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江紅·指日中秋
- 合長幼、芝蘭滿目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賀新郎·喜動神仙屋
- 目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瑞鶴仙·賞殘?zhí)諒骄?/a>
- 速認(rèn)元初真面目,把意馬心猿牢鎖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二郎神·小張歌
- 認(rèn)得元初真面目,萬法同歸無別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無俗念·茅庵交坐
- 兩耳主於聰,兩目主於光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詠懷
- 以耳辨黑白,以目分宮商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詠懷
- 忿腹若封豕,怒目猶吳蛙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范饒州坐中客語食河豚魚
- 其中有神官,張目如電光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夢登河漢
- 崇文庫書作總目,未暇綴韻酬草萊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永叔澄心堂紙答劉原甫
- 北市面山色,平目觀白云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留題開元寺仙上人平云閣
- 洛川花圖多品目,斗新爭巧始可疑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永叔寄詩八首并祭子漸文一首因采八詩之意警
- 日鑄弄香美,天目猶稻麻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答宣城張主簿遺鴉山茶次其韻
- 終當(dāng)輕有若,悔目已屢{左目右必}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奉和子華持國玉汝來飲西軒
- 半夜此驚飛,瞥目隨西東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感二鳥
- 城中豈無人,過目猶飛蟲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李獻(xiàn)甫
- 日月是天之兩目,忽然生瞖無藥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秋雨篇
- 行當(dāng)至京華,耳目飽塵坌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泰州王學(xué)士寄車螯蛤蜊
- 一日復(fù)一夕,醒目常不眠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永叔贈酒
- 捉鞍舉雙足,閉目忘窮途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詠王右丞所畫阮步兵醉圖
- 仕宦雖有負(fù),耳目得以貸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題撫州戴秀才息心亭
- 斑斑遠(yuǎn)林鳥,極目波煙中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擬水西寺東峰亭九詠·棲煙鳥
- 大河今漸涸,遠(yuǎn)目常不乾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思遠(yuǎn)寄師厚
- 山東腐儒漫側(cè)目,洛下才子爭歸趨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四月二十七日與王正仲飲
- 實(shí)由持阻懈,抉目悲伍員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謝師直秘丞通判莫州兼寄張和叔
- 右山左水清洗目,虛檐曲檻生揚(yáng)眉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表臣河南庾署西軒
- 落星始前瞻,瞬目已後相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云中發(fā)江寧浦至采
- 短衣夸走馬,睅目語常瞠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宋次道中道
- 兩心尚自憐,兩目空相注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惱儂
- 上樓人已遠(yuǎn),極目鳥空飛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劉十往荊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