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在第7個字的詩句
目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誰言天地寬,綱目固自張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同孔常父作張夫人詩
- 搐鼻徑參真面目,掉頭不受別鉗錘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景福順老夜坐道古人搐鼻語
- 全家謬聞道,舉目無他物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老柏
- 養人如養竹,舉目皆孝秀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養竹
- 飲罷跏趺閉雙目,寂然自有安心處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冬至日作
- 一登君子堂,滿目是秋光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題周仁甫古香堂二首
- 余生亦何幸,注目合忘言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感慨 其一
- 京師沙土瞇人目,為爾傳圖情奈何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山水圖
- 垂情徒郁郁,極目轉茫茫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自崔鎮至濟州人情風俗可嘆三十韻
- 野人一見駭心目,到手撫摩看不足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劍歌行次韻
- 伊余厭塵坌,閉目何可奈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三山
- 登高暫逍遙,引目清泗濱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三月二十日游南臺
- 高鴻多北向,極目雨余天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聞葉初秀才東歸
- 其姊字惠芳,面目粲如畫。 -- 出自魏晉·左思·嬌女詩
- 芳草滿園花滿目,簾外微微,細雨籠庭竹。 -- 出自唐·馮延巳·鵲踏枝·芳草滿園花滿目
- 偶來到此醒心目,便欲洗耳辭囂喧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麻姑山送南城尉羅君
- 九宵新漢邸,萬目注梁臺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送鄭州邵資政
- 我非土木為,耳目異聾瞢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路中對月
- 西湖雨后清心目,坐到城頭泊暝鴉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雨后環波亭次韻四首·次維得禽字韻
- 公卿飽天錄,耳目知民瘼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追租
- 驚見老仙來,觸目琳瑯奇絕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好事近·驚見老仙來
- 都人心望幸,注目不離東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張文裕安寒十首
- 容膝常有余,縱目皆不掩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超然臺寄子瞻學士
- 放懷同一貫,瞬目即千秋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逍遙四章呈欽之堯夫
- 營魂頓疏健,病目暫虛明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答師道對雪見寄
- 當令關下吏,洗目認終童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高陟歸金陵
- 云消天宇空,極目鳥飛滅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促通追賦陪資政侍郎吳公臨虛亭燕集寄呈陜
- 何心更執酒,滿目盡傷春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留別友生
- 皓素不入俗,眾目誰為珍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王書記以近詩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詩賡之·感
- 茫茫野田平極目,歷歷古墳如夏屋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古墳
- 二十二年如轉目,洛陽不改舊時春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任開叔觀福嚴院舊題名
- 離懷如柳色,極目正依依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河上督役懷器之寄呈公明叔度時器之鞫獄滄州
- 想彼未鑒時,極目皆洪水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龍門
- 忘機林鳥下,極目塞鴻過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花庵獨坐
- 西北有樓窮遠目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憶秦娥·參差竹
- 剪角書上口,過目了可帙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三十七
- 樓前子弟多春目,樓上春人最著人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聽說迎春歌
- 幽懷誰共語,遠目送歸鴻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臨江仙 自洛陽往孟津道中作
- 好個臺山真面目,爭教坡老不曾來?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臺山雜吟
- 何事小臣偏注目,帝鄉遙羨白云歸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聞官軍繼至未睹凱旋
- 白袷絲光織魚目,菱花綬帶鴛鴦簇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搗練篇
- 自從湖有鴛鴦目,水鳥飛來定自雙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鴛鴦湖棹歌 之七
- 煙收天地闊,醉目數秋毫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護國寺秋吟八首
- 長天與遠水,極目煙冥茫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秋宵辭
- 枕冷衾寒才閉目,春風吹轉夢魂迷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傷春詞寄紫元四首
- 出郊乘紫騮,蔽目舉青繖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妾薄命
- 要識我儂真面目,廣寒宮里看蟾蜍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次李侍郎見贈韻
- 獨立無聊聊送目,西邊落日叫孤鴻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幽居雜興三首
- 道人久矣泯耳目,蕭然自如脫羈束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希夷堂
- 嶺海青紅俱在目,先隨夕陽入詩腸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道中與謝紫壺聯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