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在第6個字的詩句
目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心驚魚龍會,目送鳧雁滅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滕王閣
- 百骸未病,兩目告瘁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種藥苗二首其二種決
- 聞阿那律,無目而視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種藥苗二首其二種決
- 何用揚眉資目擊,須知千里事同風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東軒長老二絕〈并序〉
- 天高片帆遠,目斷青風徂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毛君致仕還鄉
- 試登高而極目,莫不變而回腸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明月引·洞庭波起兮鴻雁翔
- 天潢殊漫漫,目暮獨悠哉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七夕泛舟
- 手披風月藏,目極煙霞趣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題古源棠和尚送青軒
- 寥寥太古懷,目擊誰與俱? -- 出自元·王冕·感懷 其七
- 嘉慶文風在目前,記同京兆鹿鳴筵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285
- 表里湖山極目春,據鞍時此避埃塵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和謝秘校西湖馬上
- 筋酸骨楚頭目眩,強食豈得肌膚盈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初夏有感
- 一聲高興耳目醒,四遠群陰俱避易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朝雞王樂道
- 心閑對巖岫,目凈失塵埃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觀僧室畫山水
- 滿川桃李皆目前,近水遠山一朝得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題太原能判楊郎中新買水北園
- 足猶妨老驥,目不礙全年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丁秘丞知雍丘
- 坐曹據案心目疲,出門上馬行何之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同圣民過楊之美聽琵琶女奴彈啄木曲親諸公所
- 高吟桑野闊,目瞑即投宿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王書記以近詩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詩賡之·投
- 立死不肯僵,目如望家室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達奚司空立南海王廟門外
- ●【上穴下目】然遺天地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感遇·之五
- 盡說比肩人,目送登艫,香漸辣晚風羅帶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洞仙歌·謝娘春曉
- 一種少年齊目斷,不知誰是比肩人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鴛鴦湖棹歌 之二十八
- 登高望八荒,目眷飛鳥還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旅興(四十首)
- 今年東作,滿目西疇,盡成北渚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夜宿翁村時方刈稻苦雨不絕詞紀田家語
- 心化便無影,目精焉累煩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張天師草堂
- 隴頭立馬極目,萬里長城古道。 -- 出自宋·李綱·喜遷鶯·邊城寒早
- 筵端接空曲,目外唯雰霧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景龍四年春祠海
- 含情傲慰心目,何可一日無此君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琴曲歌辭·綠竹引
- 鱗光煥水容,目色燒山翠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·投龍潭
- 東林晚來好,目極趣何長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太子李舍人城東別業與二三文友逃暑
- 東皋指歸翼,目盡有馀意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太子李舍人城東別業(李祭酒別業俯視川林前
- 望山登春臺,目盡趣難極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藍田溪雜詠二十二首·登臺(一作望山臺)
- 萬事傷心在目前,一身垂淚對花筵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病中嫁女妓
- 便是生前面目,無形貌、獨露堂堂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庭芳·過去休思
- 然無事凈心目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南歌子·閣兒雖不大
- 鳳舞龍驤,滿目紅光寶翠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惜奴嬌·莫如勝慨
- 終須會逢賞目,健步移栽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漢宮春·雪打風摧
- 空對舊游滿目,誰共開眉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風流子·淑景皇州滿
- 要見元初面目,慧刀割斷紅塵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一寸金·食飽傷心損氣
- 偶爾停舟寓目,遙望江祠,依依陌上閑步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傾杯序/傾杯樂
- 咀橘齒病酸,目已驚老態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元日
- 又令入時用,目堪事高眠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表臣見贈
- 猶是去年驚目艷,不知從此幾人觀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吳正仲聞重梅已開見招
- 高樓登望酸目睛,欲觀弄濤仍膾鯨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潘歙州怪予遂行與黃君同路黃先游浙矣依韻酬
- 此焉吾所樂,目極送歸禽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若訥上人彈琴
- 正與曩未異,目存跡焉追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陽翟縣城凝嵩亭
- 昨日一見郎,目色曾不渝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一日曲
- 發有霜華侵,目有蜘蛛懸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與蔣秘別二十六年田棐二十年羅拯十年始見之
- 心存黃庭經,目視白鳥行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許越州
- 耳聞有異同,目照無多少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觀物吟四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