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在第2個字的詩句
目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滿目飛花萬點,回首故人千里,把酒沃愁腸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水調歌頭·江上春山遠
- 舉目山河異,偏傷周顗情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金陵新亭
- 滿目山河空念遠,落花風雨更傷春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浣溪沙·一向年光有限身
- 滿目山河增感慨,一時風景寄遨游。 -- 出自明··摘星樓九日登臨
- 極目離離,遍地濛濛,官橋野塘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沁園春·詠菜花
- 滿目飛明鏡,歸心折大刀 -- 出自·杜甫·八月十五夜月二首(其一)
- 滿目青山夕照明。 -- 出自·葉劍英·八十書懷
- 滿目飛明鏡,歸心折大刀 -- 出自··
- “眾目悅芳艷,松獨守其貞?!钡囊馑技叭婅b賞 -- 出自··
- 魚目亦笑我,請與明月同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
- 魚目高泰山,不如一玙璠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別從甥高五
- 冥目焉能攀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古風其三十
- 流目浦煙夕,揚帆海月生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荊門浮舟望蜀江
- 眉目艷皎月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古風其二十七
- 魚目復相哂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古風其五十六
- 面目太嚴冷,滋味絕媚嫵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食檳榔
- 湖目也堪供眼,木奴自足為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憶江南寄純如五首
- 天目山前綠浸裙,碧瀾堂上看銜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孫莘老七絕
- 天目山前淥浸裾,碧瀾堂下看銜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莘老七絕
- (天目山唐道士常冠鐵冠,于潛婦女皆插大銀櫛,長尺許,謂之蓬沓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于潛令刁同年野翁亭
- 睅目知誰瞋,皤腹空自脹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蝦蟆
- 滿目縱觀天際迥,一腔收拾歲寒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舒嘯亭
- 寓目紫翠間,安眠本非睡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以屏山贈歐陽叔弼
- 極目猶龍驕馬,流水輕車。 -- 出自宋·李清照·滿庭芳·芳草池塘
- 滿目悲生事,因人作遠游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秦州雜詩二十首
- 隅目青熒夾鏡懸,肉駿碨礌連錢動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驄馬行
- 游目俯大江,列筵慰別魂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閬州東樓筵,奉送十一舅往青城縣,得昏字
- 觸目非論故,新文尚起予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贈李八秘書別三十韻
- 閉目逾十旬,大江不止渴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七月三日亭午已后較熱退晚加小涼穩睡…呈元
- 極目煙橫山數點,孤舟月淡人千里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滿江紅·風卷庭梧
- 正目斷、關河路絕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賀新郎·老大猶堪說
- 極目南云無過雁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定風波 三山送盧國華提刑,約上元重來
- 耳目聾暗后,堂上調絲竹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短歌行
- 策目穿如札,毫鋒銳若錐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
- 舉目非不見,不醉欲如何?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勸酒寄元九
- 耳目暫清曠,懷抱郁不伸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登樂游園望
- 舉目爭能不惆悵,高車大馬滿長安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得微之到官后書備知通州之事悵然有感因成四
- 閉目常閑坐,低頭每靜思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不與老為期
- 雙目失一目,四肢斷兩肢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晨興因報問龜兒
- 乃目素兮素兮,為我歌楊柳枝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不能忘情吟
- 寓目一蕭散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林園即事寄舍弟紞
- 寓目一蕭散,銷憂冀俄頃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林園即事寄舍弟紞(次荊州時作)
- 滿目荒涼誰可語? -- 出自清·納蘭性德·蝶戀花·今古河山無定據
- 耳目康寧手足輕,村墟草市遍經行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野步至近村
- 臨目接手精思床,身如槁木心如墻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讀老子
- 觸目關河異,興懹道路長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十月十四夜夢與客分題得早行
- 耳目聰明手足輕,應酬幽事未忘情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湖上作
- 馬目山頭雨腳昏,龍津橋下浪花翻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雨中獨坐
- 養目簾稀卷,留香戶每扃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暖閣
- 秀目大頭顱,英姿舉世無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題宣律師畫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