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在第6個字的詩句
皮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已驚虎豹留皮處,更看龍蛇起陸痕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宣和殿新竹應制次韻
- 野禽剝蘚枯皮蒼,山蟲蝕土朽骨白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石鼓歌
- 灶戶八九家,皮肉瘦且黧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與陳時敏別
- 荒山藤束木皮棺,見此令人鼻骨酸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和季平哭小女時避地靈峰
- 若人富文史,皮里羅陽秋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和王倅見惠十篇
- 胸中足今古,皮裹貯陽秋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懷李相之
- 胸中著云夢,皮里有陽秋。 -- 出自宋·徐似道·句
- 形骸欹仄面皮黃,破屋三間號柳塘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秋懷十首
- 東陽謾識榴皮字,南郭曾偕柳樹游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用李致政韻題臨邛陳氏所居呂仙所留回道人來
- 旄頭闟戟奉皮軒,禽獻三驅禮意存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宮詞一百首
- 秋風一片榴皮跡,零落祇園壁上圖。 -- 出自宋·王淮·游東林山
- 苔痕還繞榴皮相,風雨東林壁半蕪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題群仙圖
- 他年鶴發雞皮媼,今日玉顏花貌人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題廣陵妓屏二首
- 豬頭煮去和皮擘,牛肉秤來帶骨燒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郊飲
- 輕勻杏蕊糝皮毛,細捻銀絲插鬃尾。 -- 出自唐·顧云·蘇君廳觀韓干馬障歌
- 未見桃花面皮,漫作杏子眼孔。 -- 出自唐·張元一·又嘲武懿宗
- 草根風蹙冰皮皺。 -- 出自元·宋*·菩薩蠻 衛州道中至元四年十一月,與八兒思
- 青白阮生眼,皮里有陽秋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水調歌頭 再和前韻
- 侏言來部落,皮幣贄荒要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覽周左丞伯溫壬辰歲拜御史扈從集感舊傷今敬
- 看看把我,肚皮都憋破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迎仙客
- 看看把我,肚皮都鱉破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迎仙客
- 愈覺清涼地,皮毛無用,那更憶絲絮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月中仙 自詠
- 老來云漢去,皮囊脫下,一別吾鄉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滿庭芳 贈范明叔
- 誰教節目生皮外,卻解虛心保歲寒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西齋雜詠
- 海榕樹倒出,皮斡亦輪囷。 -- 出自宋·楊蟠·翠幄軒
- 他時鶴發雞皮樣,卻道今番畫未真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記顏
- 趙州禪在口皮邊,淵明詩寫臉中妙。 -- 出自宋·葛天民·寄楊誠齋
- 披圖彷佛榴皮跡,珍重還如東老家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題長春子自畫
- 三年奔走空皮骨,長使英雄淚滿襟。 -- 出自近代·寧調元·冬日雜詠,集杜
- 心骨又有蠹,皮膚何能為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赴調歸憂時題壁
- 絺袍涼擁松皮幾,桂酒春浮藥玉船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鄉君子肯堂董君分教貴溪作詩奉寄
- 愚生霧雨姿,皮毛惜文{左虎右戔}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會真堂呈景高士
- 輕黃肉皺紫皮脫,細入微酣咀嚼中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送芋栗湯升伯教授
- 頭尖項細肚皮拖,白翅生來滿背鋪。 -- 出自宋·賈似道·論灶雞形
- 腸刳馀得龜皮在,意懶羞將粉面開。 -- 出自宋·李龍高·枯梅
- 還山終戴鹿皮巾。 -- 出自宋·李全之·句
- 有時更取龍皮浸,凜凜如飛六月霜。 -- 出自宋·馬之純·清暑殿
- 飽聞回老榴皮字,試問溪頭鶴發翁。 -- 出自宋·秦熺·送舅氏王亨道知湖州
- 桃花笑日面皮破,柳葉抹煙眉暈重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春日懷湖上
- 入理深談,黏皮帶骨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偈六十九首
- 驀忽擘破面皮,喝退德山臨濟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偈頌九十三首
- 有進裂轉面皮,三下衲僧乞命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性·自贊
- 石梁踏斷眼皮橫,師子游行無伴侶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王知縣求頌
- 草鞵跟斷眼皮橫,善財拄杖生三節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楞嚴六根·意根了知
- 脫瓏掣轡換皮毛,水遠山長道自高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送宜長老住林泉
- 引它鐵作面皮漢,千里聞風也破顏。 -- 出自宋·釋妙倫·笑堂
- 累及拄杖子,皮膚脫落盡,通身烏律漆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寧·偈頌二十一首
- 此兒話計口皮邊,點著風馳與電旋。 -- 出自宋·釋玿·頌古三十一首
- 深嗟蒙懂頑皮靼,只道無人來剔撥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證道歌·證道歌
- 豈離而今這皮袋,心法無形如大海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石頭和尚草庵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