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在第13個字的詩句
登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往來邏視曉夕忙,香穗垂頭秋登場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耕織嘆
- 獨倚危欄春意遠,本無情緒強登臨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旅次春眺
- 知有楓林坐竹間,每尋紆路試登山。 -- 出自宋·陳均·鶴林寺
- 谷口長松澗底藤,石橋山路晚登登。 -- 出自宋·龔開·自題山水卷
- 塞上風云接地陰,萬方多難此登臨。 -- 出自宋·方鳳·三吳漫游集唐
- 風物澄明宿靄收,登山欲盡更登樓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秋日登戴山佛閣
- 四野霜晴海氣收,高城嘯侶共登樓。 -- 出自清·蔣春霖·登泰州城樓
- 君不見千年之松化仙客,節婦登山身變石。 -- 出自·寺公大師·醉義歌
- 兩字功名百戰哀,江山無改此登臺。 -- 出自近代·吳佩孚·黃州早春登城
- 回首漁磯多避世,驚心喬木一登臺。 -- 出自清·萬壽祺·答王大
- 解識陰晴圓缺意,有人霧鬢獨登樓。 -- 出自·陳寅恪·戊辰中秋夕渤海舟中作
- 擬付離騷與猿鳥,樵蘇應怪久登臨。 -- 出自宋·陳舜俞·西林寺
- 仿佛重陽正明日,與君攜酒預登樓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夜歸口占示同行者
- 浩蕩江風動客襟,短亭清晚一登臨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極目亭有作
- 又溯長江控五老,依然多難作登臨。 -- 出自·梁寒操·赴牯嶺途中
- 天生老骨不知疲,眼看松石步登陟。 -- 出自清·湯復·黃山歌
- 黃岳雄姿振千古,百年九度此登臨,目空云海千層浪,耳熟松風萬古音。 -- 出自·劉海粟·云谷寺寫生畫題
- 弟妹蕭條各何在,竟非吾土倦登樓。 -- 出自近代·寧調元·冬日雜詠,集杜
- 今日得錢拼一醉,何如傀儡強登場。 -- 出自近代·寧調元·王君衍約作北郭昌華之游,黃晦聞、李茗柯
- 古洞云封山正陰,攀藤負石此登臨。 -- 出自宋·蔡沆·游白鹿洞
- 今古歲時供涕淚,水天樓閣倦登臨。 -- 出自明·李濂·秋懷(四首)
- 城南邀我倒余尊,紫栗黃橙已登俎。 -- 出自宋·蔡肇·次韻上文潛丈
- 巖靜塵埃了不侵,公閑出郭喜登臨。 -- 出自宋·曹訓·震山巖
- 云霧相纏暝不開,披衣沖雨獨登臺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六月八日雷雨大作喜呈張仲季孟
- 催促年華似推轂,較量筋力試登臺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他鄉
- 春待吾儕共行樂,莫言無暇倦登臨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次韻魯堯卿病起
- 鋒車趣召無虛日,高陽才子咸登庸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送李明甫召除奉常簿
- 瘦盡芙蓉菊又殘,客游懷抱更登山,秋光老矣歸何處,只在愁人雙鬢間。 -- 出自宋·陳鑒之·秋晚
- 漫喜孤亭初結構,每懷高節此登臨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題菊鄉亭
- 君有佳人同笑語,我懷拙患阻登臨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約楊至之潘謙之登清水巖不果和潘韻
- 節物催人雙鬢水,人生何必慕登瀛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與劉學錄
- 極目風煙盡一城,身閑無日不登亭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七月甘六日登四望亭小酌和趙守韻二絕
- 遠想含香當奏事,近緣無月不登臺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和趙工部臨安見寄韻
- 九鯉有人爭乞夢,一麾無事獨登樓。 -- 出自宋·陳效·行部仙游
- 更頻繁物色合誰屬,請起江湖登廟堂。 -- 出自宋·陳元晉·贈符藥朱道士
- 誰設秦阬來貢院,枉教唐士夢登瀛。 -- 出自宋·淳佑士人·諷臨安試
- 我愿圣王睹此攬乾綱,用夬決,登俊良,民間邪慝。 -- 出自宋·戴埴·雹
- 父向石渠新拜職,子從金殿又登科。 -- 出自宋·刁衎·夢中詩
- 獅子像前如拜伏,猿猴梯上若登空。 -- 出自宋·杜應然·融州老君洞敕賜真仙巖之圖
- 自揣老懷饒感慨,可須佳節強登臨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九月初四日大風雨近重陽無酒夜成二首
- 山雨初開一望之,似無筋力可登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九日約馮伯田王俊甫劉元煇
- 政使成功能裂土,未如聞道許登堂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齊君見過
- 十載鳳池科尚在,已應一舉首登龍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方復大宣城學錄
- 有客遠來朝識面,不吾遐棄例登堂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再簡吳式賢
- 晚霽青山無處逃,秋來乘興便登高。 -- 出自宋·馮伯規·約同僚游佳陰
- 半淡半濃資眺望,似明似晦喜登臨。 -- 出自宋·傅雱·句
- 結交斯人千載上,唯君執手同登車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次韻杜永年東齋種竹
- 政倚清談洗胸臆,莫教王粲賦登樓。 -- 出自宋·和請·林潘張三友會于新樓
- 烏帽斜欹白發侵,老來空憶舊登臨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九日客懷
- 鐵甕只今雖料理,金山久已罷登臨。 -- 出自宋·黃彥平·重過京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