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在第10個字的詩句
登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名閥蜚聲遠(yuǎn),甘泉跬步登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挽曾侍郎二首
- 歸來得自推敲了,更共登樓對夕暉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過西海隘即事
- 病余窺圃心成怯,老去登樓力苦微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庚戌題雪觀用方孚若韻
- 節(jié)迎吹帽約郊行,衣裌登危露未零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騰·陪高計(jì)使柱史謝庾使刑郎登梅仙山丹青閣
- 久聞杰閣原今酬,亭午登臨到上頭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騰·又和饒計(jì)使丹青閣韻
- 云間把酒更持螯,九日登臨意氣豪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騰·登石鼓追思武夷余干二老呈威仲
- 秋聲里,塞鴻來后,為爾登樓。 -- 出自宋·陸叡·八聲甘州·問纏腰跨鶴
- 負(fù)春何事,此恨惟、才子登高能賦。 -- 出自宋·郭子正·舜韶新
- 家庭粗有消閒樂,未似登山臨水時。 -- 出自宋·衛(wèi)宗武·霅山和丹巖晚春韻
- 凄涼時序每興嗟,那復(fù)登高似孟嘉。 -- 出自宋·衛(wèi)宗武·菊秋呈南塘
- 喜瞻御史又來臨,感慨登高此興深。 -- 出自宋·王義山·和韓御史題滕王閣韻
- 綈袍非舊戀,結(jié)綬況同登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有感
- 已占兩亭涼坐足,再須登閣倚欄干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題西湖竹閣寺
- 珠樹三根秀,金門一日登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贈廬陵三劉神童
- 天風(fēng)吹上郁孤臺,太守登高領(lǐng)客來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郁孤臺九日
- 高僧挑月一枝藤,惠我登山腳便輕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洪長老惠藤杖
- 西風(fēng)滿路桂枝香,催整登云步月裝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送羅道甫歸廬陵應(yīng)舉
- 南湖雨華座,十載復(fù)誰登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贈佛光法師
- 倚著欄干句便豪,我來登覽奈愁何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即席次韻
- 瞑心九日山頭路,雖不登高亦惘然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九月八日寄懶窠
- 菊花過了重陽節(jié),自是登高興未闌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游九日山
- 虎豹何堪捋,虬龍尚可登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和枯崖山行韻
- 青山與汝卒歲,紫茹可登盤。 -- 出自宋·馬廷鸞·水調(diào)歌頭·老子早知退
- 高懷豈必薄昆侖,攬轡登車意自欣。 -- 出自宋·馬廷鸞·拜餞修史大著吏部使浙西
- 黍峰蒲糝正關(guān)情,況復(fù)登高望冶城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和段好古外郎二首
- 寫韻亭高樓更高,百年登覽著吾曹。 -- 出自宋·趙文·張南溟山長相邀紫極宮西雪樓登高姚南榿言北
- 幾回看盡人間世,只好登高莫下來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九日二首
- 山童隔壁沽村醖,田叟登門送墓碑。 -- 出自宋·仇遠(yuǎn)·子野雪后寄和卻寄廷玉
- 廬山面目清如此,幾客登臨幾夕暉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九江易帥遂得盡游郡齋
- 七里灘光照客裘,雙臺登覽意難休。 -- 出自宋·徐瑞·王辛甫示朱敬堂釣臺詩卷次韻
- 褥袴方謠,絲綸已下,即登班首。 -- 出自宋·趙僉判·水龍吟·老人星照螺川
- 來自丹臺,生逢華旦,身登仙路。 -- 出自宋·李商英·醉蓬萊·慶朋良相遇
- 向來我實(shí)勞夢想,一旦登臨快心目。 -- 出自宋·王孝嚴(yán)·石門洞
- 臨風(fēng)把酒此何時,白首登臨亦暮遲。 -- 出自宋·張埴·登岳陽樓
- 鶚書朝薦,泥封暮召,榮登桂籍,平步瀛洲。 -- 出自宋·傅伯達(dá)·沁園春·白帝司權(quán)
- 隨萍逐梗見春光,行樂登臺斗在旁。 -- 出自宋·歐陽詹·許州途中
- 負(fù)郭面溪開小合,個中登覽獨(dú)逍遙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題汪尉立之快合
- 白云深鎖沃州山,冠蓋登臨眾仰攀。 -- 出自唐·牟融·游淮云寺
- 十年飄泊如萍跡,一度登臨一悵神。 -- 出自唐·牟融·有感二首
- 山水疊層層,吾兄涉又登。 -- 出自唐·周賀·送表兄東南游
- 此心長愛狎禽魚,仍候登封獨(dú)著書。 -- 出自唐·周賀·上陜府姚中丞
- 孤磬侵云動,靈山隔水登。 -- 出自唐·鄭巢·送琇上人
- 惆悵舊游無復(fù)到,會須登此出塵泥。 -- 出自唐·柴夔·望九華山
- 微風(fēng)窗靜展,細(xì)雨閣吟登。 -- 出自唐·喻鳧·早秋寺居酬張侍御六韻見寄
- 東南猶阻寇,梨嶺更誰登。 -- 出自唐·林寬·送人宰浦城
- 郡齋臺閣滿,公退即吟登。 -- 出自唐·周繇·送洛陽崔員外
- 蟠桃花老華陽東,軒后登真謝六宮。 -- 出自唐·曹唐·仙都即景
- 紅兒若在東家住,不得登墻爾許年。 -- 出自唐·羅虬·比紅兒詩(并序)
- 十問九通離義床,今時登第信非常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送人明經(jīng)及第東歸
- 十洲非暫別,龍尾肯慵登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上李補(bǔ)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