痕在第14個字的詩句
痕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數聲歌罷揚帆去,民吏相看有沾痕。 -- 出自宋·張詠·送別李司直
- 多少尋真舊題處,我來重與拂苔痕。 -- 出自宋·張詠·游桃源觀
- 柳絲到地煙無力,花臉迎陽露有痕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池上春物已爛漫寄東甫
- 游人慎莫尋荒徑,霜露沾衣似淚痕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廢園
- 綠陰清韻竹蕭然,歷歷當年泣淚痕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靈竹
- 多情省戶寒梅色,為洗朝靴曉凍痕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張部門直廬觀梅
- 風枝雨葉無生意,粉面朱脣有淚痕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路傍有因梅竹以編籬者
- 瓊樓金闕滌地盡,松柏半帶斤斧痕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縉云縣仙都山黃帝祠宇
- 枝留晴雪色難分,似向殘妝試粉痕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同賦梅花十二題·雪后
- 沙洲蒼莽水云昏,雪落寒溪鏡有痕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溪上觀雪
- 雨余疊嶂添新秀,水落寒沙見舊痕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游道林寺詩三首
- 三年亦知行意速,時時插竹記沙痕。 -- 出自宋·朱槔·舟次黿湖阻水因由董山
- 月魄知風昏有暈,秋光入水凈無痕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泊舟周家步
- 舟泊野橋分柳色,屐尋閒徑破苔痕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王宗臣趙處仁鄭季克同游分得村字
- 耒須著意催花格,且為乾坤補燒痕。 -- 出自宋·葛天民·雨中郊外
- 解難得時君莫諼,啼紅認取封時痕。 -- 出自宋·方鳳·遼西曲
- 拄天屹頁斷鰲根,臥草蒙茸伏虎痕。 -- 出自宋·□韞·天柱峰
- 雨鞭老迸蒼龍骨,霜節寒封古蘚痕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老竹
- 卷送春云香入夢,剪成秋水淡無痕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謝惠楮衾
- 珍重玳梁香雪影,他生同認舊巢痕。 -- 出自·陳寅恪·甲午元旦題曾農髯丈所畫齊眉綏福紅梅圖
- 南渡飽看新世局,北歸難覓舊巢痕。 -- 出自·陳寅恪·壬辰春日作
- 扶床稚女聞歡笑,依約承平舊夢痕。 -- 出自·陳寅恪·甲申除夕病榻作時目疾頗劇離香港又三年矣
- 只恐門開便分散,追風難認馬蹄痕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試院書事呈子駿明叔三篇
- 搗過砂床剩朱糝,煉余石髓膩青痕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分得藥臼謝醫
- 蒼鹿卻走青羊奔,沙磧霜中余血痕。 -- 出自明·程敏政·題戎馬出獵圖
- 可知春去渾無跡,忽地霜來漸有痕。 -- 出自清·冒襄·和阮亭秋柳詩原韻
- 不食帝羓終積憾,似聞遼鶴有啼痕。 -- 出自近代·寧調元·壬子感事四章
- 誓忍悲酸爭萬劫,青衫不見有淚痕。 -- 出自·陳獨秀·本事詩
- 冢中傲骨成枯骨,衣上啼痕雜酒痕。 -- 出自·陳獨秀·存歿六絕句
- 昏昏黃霧塞宮門,白練寒生玉頸痕。 -- 出自元·張憲·哀亡國
- 折釵未墜風前股,漏屋先凝雨后痕。 -- 出自元·張憲·贈宋仲溫
- 山露五峰疑指爪,溪盤百疊想裙痕。 -- 出自宋·蔡向·題隱真宮
- 雄心尚記蒼崖石,戰血今消折戟痕。 -- 出自宋·蔡肇·登城見古陵墓
- 征衣消盡洛陽塵,泣向東風拭淚痕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感事
- 晚來更報興江漲,津北津南沒舊痕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觀雨
- 熟視絕無妝點態,細看不見剪裁痕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對葵
- 深林含蓄雷雨潤,冷殿似帶波濤痕。 -- 出自宋·陳賡·平水神祠歌
- 連章句弗矜佳麗,風雅于今止一痕。 -- 出自宋·陳恭·感懷
- 人言辛酉溪流漲,更減今年丈二痕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聞延平水沴
- 肩臂成洼古石存,雨乾不受野苔痕。 -- 出自宋·陳唐生·大滌洞天留題
- 旋沽薄酒欺寒力,未怯春泥踏雨痕。 -- 出自宋·陳睍·游曉覺寺
- 苦思那有酸寒氣,妙斬渾無斧鑒痕。 -- 出自宋·陳元晉·題顏秀才夔詩編
- 體蟠一簇皆心匝,膚裂千梢尚手痕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和花翁盆梅
- 栗留枝上春風思,鶗鴃聲中脫屐痕。 -- 出自宋·范子長·南亭
- 刻畫工夫初亦苦,終然芒角了無痕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刊工程禮
- 滿塢白云耕不破,一潭明月釣無痕。 -- 出自宋·管師復·句
- 主人醉臥松間石,自繞梨花認月痕。 -- 出自宋·郭遠·春夜宿山家
- 左右莫知歸穴路,高低惟見去蹄痕。 -- 出自宋·黃非熊·靈羊窟
- 點滴檐聲濕徑云,翻階紅葉帶啼痕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春陰
- 身在嶺云飛處濕,不關別淚濺成痕。 -- 出自宋·黃景說·梨嶺遇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