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在第14個字的詩句
用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五云色備觀臺書,萬世功成賢相用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玉樓春
- 癡坐亡聊,感念身世,無以自遣,乃用澤民故事,擬菊烹茶,仍作長短句,以石州之音歌之京洛三年,花滿酒家,浮動金碧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石州慢 毛澤民嘗九日以微疾不飲酒,唯煎小
- 嬌模樣其實丟抹,好時光誰曾受用,窮家活逐日繃曳。 -- 出自元·劉庭信·折桂令·想人生最苦離別
- 書傳丹篆亦何須,石化黃金本無用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張公洞
- 天生公等世所須,努力他時有大用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崔生行
- 牛驅耕兮載泥重,鞭不前兮挽犁用。 -- 出自宋·崔敦禮·田間辭三首
- 頻年愧煩香積供,醉后狂言亦安用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凈居主人索詩急筆賦
- 雜木漫山誰所種,居不臨流多不用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墾山叟
- 銀光魚卵人皆重,薛濤小箋才近用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謝高機宜惠紙
- 玉{左米右臺}不用餐,石髓不用嘗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壽鄒都大
- 平生牽系為浮名,名垂萬古知何用。 -- 出自宋·歐陽珣·踏莎行·雁字成行
- 自是英姿絕俗,非我與時違異,何用衣羊裘。 -- 出自宋·楊無咎·水調歌頭·薌林有何好
- 衣裓一一如來法,一一針孔藏妙用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施磨衲與惠因長老
- 擬欲乘槎一問,但得天孫領略,安用訪君平。 -- 出自宋·王識·水調歌頭·一雨洗空閣
- 射鼷強弩勿妄發(fā),彈譽明珠戒輕用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挽王隱君
- 天弧北射掃欃槍,云陽健令時方用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子清弟赴丹陽賦古調餞之
- 雖然如是,善用者必自有用,不善用者不如勿用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書全無用語錄
- 煉玉顏容難老,點漆精神如舊,不用摘霜髭。 -- 出自·王炎2·水調歌頭·愛日護輕暖
- 決定平戎方略,恢復舊燕封壤,安用割鴻溝。 -- 出自宋·陳三聘·水調歌頭·有客念行役
- 長才妙略世所知,諸公遺人胡不用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送西懷忠朝佐赴象州教授二首
- 新醅未熟不可嘗,舊酒雖漓聊入用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投宿圣仙寮
- 君看天高地下,中有鳶飛魚躍,妙用正周流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水調歌頭·欲覓存心法
- 欲識化工定處,須向報秋時節(jié),未用較先開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水調歌頭·古說士夫郡
- 但愿國安人壽,更只專城也好,不用較強梁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水調歌頭·高氏八千古
- 卻疑二華癡絕人,身既隱矣名焉用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鶴山書院前為荷塘三即其小嶼筑亭久矣春后八
- 臥看夫容生未生,滿目天機供日用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再韻
- 鳴聲不債主良苦辛,啼得血流無用處。 -- 出自宋·劉學箕·七禽詠·不如歸去
- 平生我亦重擇交,與君同盟期耐用久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別馮伯昭新放歸三榮末句乞呈似使君王萬里年
- 伏床啜粥猶漓浪,臠肉持將堪底用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十一月十五日忽苦舌瘍甚不能飲食憊臥一榻戲
- 時雖后先之不同,意或迭取而互用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張子野詩稿帖贊
- 身世石中敲火,富貴草頭垂露,何用苦貪求。 -- 出自宋·劉清夫·水調歌頭·殘臘卷愁去
- 胸中八九吞云夢,似此蹄涔亦何用。 -- 出自宋·周弼·鄱陽湖
- 長成傳取魁衣缽,天生奇材須大用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賀趙宰夫美任生子
- 南山有田不歸種,大瓠濩落無所用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甲午孟夏祝公輔道過山中遂偕如上饒赴孟史君
- 長槍大劍正當時,毛錐子者直安用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贈筆工沈秀榮
- 玄中之玄號真鉛,及至用鉛還不用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鄂渚悟道歌
- 炯然此心期,相照應萬時,黃千不用多,拜手藏君詩。 -- 出自宋·張埴·答彭以直
- 休說采山釣水,正爾切風批月,底用朵吾頤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水調歌頭 庚寅秋,即席次可行見壽韻
- 杳杳冥冥精變,一混希夷道化,神用顯恢恢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水調歌頭·慧風掃魔障
- 心神指引乞為緣,三餐飽后休胡用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踏莎行·不識慚惶
- 諸事不違,順承顏色,飲膳寒溫時用均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沁園春·處世為人
- 我問行藏,掀髯一笑,意外功名不用圖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沁園春 張君周卿將赴濟南提刑經(jīng)歷,出示樂
- 出入圣神工巧,操縱溫涼寒熱,功用妙無涯。 -- 出自元·吳存·水調歌頭 代贈醫(yī)者葛道夫
- 當時自謂才可重,豈料中年人不用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大醉后率爾(三首)〗
- 君不見人間秦漢,子子孫孫永寶用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題沈仲一所藏周氏群公書帖
- 羊裘坐穩(wěn)無心動,蒲輪纁幣知何用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釣臺
- 或如紅豆或如椒,若說供詩盡禁用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簡喻叔奇工部沈無隱寺簿
- 雖聞肖像登九重,收獎空言亦何用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夜坐放歌書興
- 桃源事吒五柳翁,后世請將吾語用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張連魯仲本蜀人從其先宦嶺表僅五六十年矣
- 但將木李對瓊瑤,余物區(qū)區(qū)且安用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寄信州交代錢德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