理在第10個字的詩句
理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中年迫婚宦,官事漫不理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送安豐尉丁夢符歸霅川因簡之晦兄弟時寓崇
- 既非瞑眩劑,厥疾無瘳理。 -- 出自宋·陳起·履齋先生下頒參附往體以謝
- 有身聊頓入,亡事可思理。 -- 出自宋·葛天民·湖堤晚步
- 所以柴桑翁,濁醪有妙理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王德輔邀飲新醅予與陳用賓老輒先醉座上分韻
- 或云非正命,是昧舍生理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端午次韻懷古或疑屈原曹娥死非正命是不知殺
- 學匯中西空自許,言非理則不相因。 -- 出自·洪傳經·述懷
- 其墮當何曜,其罰當何理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星墮
- 事本出非常,未可論常理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書周節婦孝感之異(成化丁未)
- 起坐弄朱弦,弦亂難為理。 -- 出自·陳獨秀·述哀
- 在人事而言,不越乎此理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榘子名字義
- 天災自流行,助虐亦何理。 -- 出自宋·陳剛中·視澇
- 嗟哉世間人,穿鑒求義理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題傅巖叟悠然閣三章章八句
- 總只在人心,渾然皆天理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汪元思遺詩和意以謝
- 寄語登山人,仍須細窮理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廬山雜詠·天池
- 干將墮龜文,莫邪潛漫理。 -- 出自宋·陳宗遠·戲同舍與內競
- 紛紛稗官說,而昧洙泗理。 -- 出自宋·程永奇·與孫自修祝和甫讀宛陵山谷詩
- 竹宮需賢才,師命促共理。 -- 出自宋·褚伯秀·呈周清溪
- 方持利物心,默坐窮至理。 -- 出自宋·杜敏求·運司園亭·湲玉亭
- 達人有大觀,俯仰盡天理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賦張袁州隱齋三首
- 我本羇旅臣,遭逢堯舜理。 -- 出自宋·范質·誡兒侄八百字
- 勿看雞伏鶩同時收行理仁。 -- 出自宋·方逢辰·雞雛吟
- 空褚乏裳衣,敝絮誰與理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秀亭秋懷十五首
- 雖非必死病,亦有可死理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酒戒
- 天人幽顯間,施報有茲理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留吳田霜崖吳居士宅予仲女許其孫姻
- 幽哦陶倦情,閒讀探玄理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十月十九日小酌分韻得里字
- 服藥焉用多,寡欲即將理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六月初一日次韻酬元煇
- 又不見祿山反噬逆天理,逆雛先斮長安市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乳虎行
- 豈其世俗移,難復論常理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社后已未始雨酒邊書
- 養性在知命,制事當達理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五月二十八日塘頭小集呈同游劉元煇楊復之
- 人畜互相為,萬萬無此理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驛馬嘆
- 修靜無談玄,慧遠勿析理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晚登會真道堂望廬山大江作
- 禽鳥春風樂與同,有將理趣道儒宗。 -- 出自宋·傅行簡·題博士袁公文苑像
- 赤符焰方張,注想資共理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思耕亭
- 因攜一樽來,與客相料理。 -- 出自宋·鞏豐·翠蛟亭泉出天柱之趾將至洞霄門數折下墜方春
- 古來陵陽守,賢哲多臥理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送種守
- 廢興固在天,庶用觀物理。 -- 出自宋·胡珵·滄浪亭
- 廢興固在天,庶用觀物理。 -- 出自宋·胡理·滄浪詠
- 肯強塵沙立暝途,逆流理檝厭牽挽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晉州會上送衛伯紹休官南歸
- 郡守方仁賢,學宮盛脩理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寄祖祕丞
- 吾君儻擇賢,何病不可理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雜詩六首
- 雪發覆兩肩,深悟造化理。 -- 出自·林正·寄裴云山
- 山中有緣事,比欲相料理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贈季清隱道人
- 今人一體看,而不究其理。 -- 出自宋·潘玙·讀少陵近體詩
- 依依同氣恩,仿佛見情理。 -- 出自宋·錢時·義貓行
- 修門亦旬月,朝夕相料理。 -- 出自宋·錢時·余與呂守之買舟西歸林常甫吳清淑呂伯起出餞
- 昔人好沈酣,人事不復理。 -- 出自宋·錢選·題竹林七賢圖
- 堂上中圣賢,心醉百不理。 -- 出自宋·史堯弼·李文山讀書堂
- 不是葛藤露布,亦非入理深談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生·偈頌二十二首
- 三教圣人,同歸一理,說理長則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開·偈頌八十七首
- 正受非正受,云何作道理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偈頌一百零二首
“理”同音字
- 離
- 莉
- 離
- 驪
- 荲
- 隸
- 豊
- 蒚
- 砬
- 斄
- 黧
- 櫟
- 櫟
- 屴
- 朸
- 囄
- 麗
- 例
- 俐
- 俚
- 儷
- 傈
- 儮
- 儷
- 凓
- 刕
- 利
- 剓
- 剺
- 劙
- 力
- 勵
- 勵
- 歷
- 厲
- 厘
- 厤
- 厯
- 厲
- 叓
- 吏
- 嚦
- 哩
- 唎
- 唳
- 喱
- 嚟
- 嚦
- 囇
- 壢
- 塛
- 壢
- 娌
- 娳
- 婯
- 嫠
- 孋
- 孷
- 岦
- 峛
- 峢
- 峲
- 巁
- 廲
- 悡
- 悧
- 悷
- 慄
- 戾
- 搮
- 擽
- 攊
- 攦
- 攭
- 暦
- 曆
- 曞
- 李
- 櫪
- 栃
- 栗
- 栛
- 梨
- 梸
- 棃
- 棙
- 樆
- 檪
- 櫔
- 櫪
- 欐
- 欚
- 歴
- 歷
- 瀝
- 沴
- 浬
- 浰
- 涖
- 溧
- 漓
- 澧
- 濿
- 瀝
- 灕
- 爄
- 爏
- 犁
- 犂
- 犡
- 貍
- 猁
- 珕
- 理
- 琍
- 瑮
- 璃
- 瓅
- 瓈
- 瓑
- 瓥
- 甅
- 癘
- 疬
- 痢
- 癘
- 癧
- 皪
- 盠
- 盭
- 睙
- 睝
- 砅
- 礪
- 礫
- 磿
- 礪
- 礫
- 礰
- 禮
- 禮
- 禲
- 秝
- 穲
- 立
- 竰
- 笠
- 筣
- 篥
- 籬
- 籬
- 粒
- 糲
- 粴
- 糎
- 糲
- 綟
- 縭
- 纚
- 縭
- 罹
- 脷
- 艃
- 藶
- 苙
- 茘
- 荔
- 蒞
- 菞
- 蒞
- 蘺
- 蔾
- 藜
- 藶
- 蘺
- 蚸
- 蠣
- 蛠
- 蜊
- 蜧
- 蝷
- 蟍
- 蟸
- 蠇
- 蠡
- 蠣
- 蠫
- 裏
- 裡
- 褵
- 觻
- 詈
- 謧
- 讈
- 貍
- 赲
- 躒
- 躒
- 轢
- 轣
- 轢
- 邐
- 邌
- 邐
- 酈
- 酈
- 醨
- 醴
- 里
- 釐
- 鉝
- 鋫
- 鋰
- 錅
- 鏫
- 鑗
- 鋰
- 隷
- 隸
- 靂
- 靂
- 靋
- 驪
- 鬁
- 鯉
- 鯏
- 鯬
- 鱧
- 鱱
- 鱺
- 鱺
- 鯉
- 鱧
- 鳨
- 鴗
- 鵹
- 鷅
- 鸝
- 鸝
- 麗
- 麜
- 黎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𠃞
- 𠩺
- 𠭰
- 𡳸
- 𡿋
- 𢟤
- 𢤂
- 𣀷
- 𣁟
- 𤛿
- 𤩯
- 𤩰
- 𥝢
- 𦃇
- 𨛋
- 𨛫
- 𨢌
- 𩁟
- 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