玄在第12個字的詩句
玄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攘皓腕于神滸兮,采湍瀨之玄芝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植·洛神賦
- 逾梁下坂笳鼓咽,嵽嵲遂走玄宮閭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豐陵行
- 人言天下無白墨,那知真有玄尚白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贈墨工張公明
- 大夏濩武皆象功,功多已訝玄功薄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·法曲
- 萬騎齊呼左右分,將軍夜披玄武門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開元夜游圖
- 下元昧爽漏恒秩,登山朝禮玄元室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驪山行
- --皮日休理窮傾秘藏,論猛折玄關(guān)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寒夜文宴聯(lián)句
- 因天倪而造適,觀眾妙之玄玄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錄夢篇
- 四海五湖衲子,更於何處參玄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題萬松亭
- 薛濤側(cè)理攤滿案,無奈點作玄云圖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謝友惠溫生筆
- 銅柯旁奮龍爪出,密葉暗擁玄云堆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老柏圖為張心田賦
- 閼伯撼動崑崙峰,幽靈翻海玄溟同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木郎祈雨咒
- 滿地璀璨黃金沙,地下掘出玄玉枕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覺非居士東菴甚奇觀玉蟾曾游其間醉吟一篇
- 昔日公子出南皮,何處相尋玄武陂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楊柳歌
- 朝來聞道仙童宴,翹首翠房玄圃。 -- 出自宋·蔣捷·摸魚子·亸吟鞭
- 弱水浩蕩不可航,一望令人玄發(fā)改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登高丘而望遠海
- 有鶴有鶴丁令威,碧玉為骨玄霜衣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雪鶴篇贈詹同文
- 繚糾要紹兮,若蒼龍垂胡降玄穹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青羅山房歌寄宋景濂
- 自有神仙提契,恁時節(jié)、得赴玄門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庭芳·大道無形
- 莫因循,自貪鄙,火急尋師覓玄旨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石橋歌
- 納至和于靈根兮,挹天醞于玄尊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和歸去來詞
- 自言神訣不可求,我?guī)熉勚?span id="l311dvz1" class="hong">玄圃游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送王道士還山
- 彎彎狂月壓秋波,兩條黃金玄黃霧。 -- 出自唐·秦韜玉·吹笙歌
- 防風(fēng)山前癡病吏,自笑著書玄尚白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上湖宋余行老
- 望金華真界,寶婺星垣,瑞符玄動。 -- 出自宋·仲殊·醉蓬萊·望金華真界
- 吾門三祖,是鐘呂海蟾,相傳玄奧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酹江月
- 一點靈光無內(nèi)外,明徹輝通玄戶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酹江月
- 自恨無由報德,彌加志、篤進玄功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滿庭芳 余自東離海上,西入關(guān)中,十五馀年
- 中宵不寐,云朋高會,參透玄玄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賀圣朝 羲州醮罷,命郭志全講道德二篇
- 萬事有心求不得,憑象罔,獲玄珠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江城子 方壹過冬
- 太和融盎盡沾丐,物無疵癘玄休凝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秋夜與子充論文退而賦詩一首因簡子充并寄胡
- 懸知地理善之善,正恐天機玄又玄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贈陰陽家邱明遠
- 從教時尚白之白,與道俱云玄又玄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代墨客卿自賦贈安城彭云翼二首
- 五臺自有天臺院,處處流通玄妙門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避地
- 似遼東白鶴,尚尋華表,海中玄鳥,猶記烏衣。 -- 出自宋·陳人杰·沁園春 問杜鵑
- 看翠闋風(fēng)高,珠樓夜午,誰搗玄霜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木蘭花慢·碧霄澄暮靄
- 仙風(fēng)道氣,可廁之楊許間洞玄隱文也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小蓬萊(趙子昂篆顏)
- 君不見尊前俠香吹不了,太玄寂寞成都亭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俠香亭是要離專諸梁鴻葬處為周公瑕賦
- 殿前寒氣束香云,朝祈暮禱玄元君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祈真壇
- 瑤臺半入黃山路,玉檻傍臨玄霸津。 -- 出自唐·盧藏用·奉和立春游苑迎春應(yīng)制
- --鄭概洞中嘗入靜,河上舊談玄。 -- 出自唐·嚴維·中元日鮑端公宅遇吳天師聯(lián)句
- 至今舊宅有墨寶,何怪著叔玄尚白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謝子瞻尚書惠墨端溪硯二首·石端溪硯
- 云徑煙扉人境絕,真是珠宮玄圃。 -- 出自宋·黃談·念奴嬌·午風(fēng)清暑
- 江山千里入卷軸,從此不數(shù)玄圃昆侖圖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題蕪湖雄觀亭
- 歸心豈但杜鵑勸,官味正嫌玄酒濃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題石子溪亭
- 有流霞洞煥,映黍珠、徐下空玄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春從天上來·王土平平
- 三百字與五千言,一指便到玄牝門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和丹客林公
- 樓前疊嶂橫云空,佳句不減玄暉工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代求子紹上魏邸壽詩
- 問山月兮今何年,月得道兮玄之玄。 -- 出自宋·高似孫·山中雨辭
- 雋敏既為文采誤,高明又被玄虛鎖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再次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