灞在第8個字的詩句
灞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函谷亂花明劍珮,灞橋垂柳拂旌旗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送趙侍郎移鎮長安
- 老去莫嫌官尚冷,灞橋風朋要新詩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和危府教
- 剡曲船今寒昨夢,灞橋驢亦笑塵纓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徐太博
- 寒入吟肩兀蹇鞍,灞橋風雪幾躋攀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謝兄見寄
- 剡曲但能乘興逸,灞橋僅不負詩癯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十二月二十四日雪蓋予三年于淮才見此耳時東
- 漏滴秋風路,笳吟灞水橋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敬宗皇帝挽詞三首
- 已拂武昌門,還縈灞陵岸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柳絮
- 離魂來此處,還似灞陵銷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楓橋送丁鳳
- 壞墨殘縑閱幾春,灞橋風味尚如真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孟浩然騎驢圖
- 洛城氣候花才動,灞水風光絮恰飛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送劉立之著作歸長安因赴安定知縣
- 何事離人不堪聽,灞橋斜日裊垂楊。 -- 出自唐·羅鄴·鶯
- 杜曲花光濃似酒,灞陵春色老於人。 -- 出自宋·鄭文寶·句
- 結東征車換黑貂,灞西風雨正瀟瀟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送前東陽于明府由鄂渚歸故林
- 鯉魚憑送相思書,灞王門前水如箭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春俠雜詞(一十二首)
- 元巳秦中節,吾君灞上游。 -- 出自唐·崔國輔·奉和圣制上巳祓禊應制
- 乘時迎氣正璇衡,灞浐煙氛向晚清。 -- 出自唐·崔日用·奉和立春游苑迎春應制
- 近聞驚御火,猶及灞陵西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渚宮立春書懷
- 紫閣高翻云冪冪,灞川低渡雨微微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新雁
- 傳擁淮源路,尊空灞水流。 -- 出自唐·韋元旦·餞唐州高使君赴任
- 踐臨伊水汭,想望灞池邊。 -- 出自唐·魏奉古·奉酬韋祭酒偶游龍門北溪,忽懷驪山別業,因
- 既憐伊浦綠,復憶灞池春。 -- 出自唐·崔日知·奉酬韋祭酒偶游龍門北溪,忽懷驪山別山,因
- 山川襄野隔,朋酒灞亭暌。 -- 出自唐·盧藏用·餞許州宋司馬赴任
- 亦欲蹇驢乘逸興,灞橋何處覓詩翁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九月二十六日河上雪
- 滏水波聲天地遠,灞陵山色古今同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挽史太君詞
- 試問長安陌,何如灞岸時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喜陸少監入京
- 恨拘崇讓里,思逸灞橋邊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臘雪
- 長安敗績誰憐汝,灞上收聲未到公。 -- 出自宋·周文璞·金陵懷古六首
- 酒驚蕃鶴遠,詩坐灞驢窮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奉賡趙季茂雪中感興二首
- 想暗黃,依舊東風,灞陵古道。 -- 出自宋·樓采·瑞鶴仙·凍痕銷夢草
- 梁苑集中呈賦手,灞橋行處吐詩香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和象翁雪
- 想暗黃、依舊東風,灞陵古道。 -- 出自宋·趙聞禮·瑞鶴仙·凍痕消夢草
- 花枝不可見,別恨灞陵間。 -- 出自唐·羊士諤·雨中寒食
- 信回陵樹老,夢斷灞流分。 -- 出自唐·司馬扎·東門晚望
- 高憑樓臺上,遙瞻灞浐中。 -- 出自唐·林寬·省試臘后望春宮
- 楚天去路過飛雁,灞岸歸塵觸鎖城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送林寬下第東歸
- 路上長安惟咫尺,灞陵西望接秦源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將入城靈口道中作
- 高拂危樓低拂塵,灞橋攀折一何頻。 -- 出自唐·裴說·柳
- 白首棲禪者,嘗談灞浐游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愛敬寺有老僧嘗游長安言秦雍間事歷歷可聽…
- 白首棲禪者,嘗談灞滻游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愛敬寺有老僧嘗游長安言秦雍間事歷歷可聽因
- 行人斷消息,更上灞陵橋。 -- 出自唐·趙璜·六月
- 晚霽微行向何處,灞陵原接杏花村。 -- 出自宋·宋白·宮詞
- 今來寒食節,獨望灞陵園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長陵西望泰陵
- 建業江山非故國,灞陵風雨又殘春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淚二首
- 明朝蜀江水,不與灞滻通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送葉正則赴浙西憲幕
- 聽水聽松方屬我,灞橋風雪可寒盟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從張子立覓驢二絕
- 莫言吟興在,風雪灞橋邊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桂隱紀詠·松橋
- 明朝縱有三尺雪,灞陵詩句無庸說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燈下偶作前韻
- 渭水寒流秦塞晚,灞陵殘雨漢原秋。 -- 出自明·王恭·送友人流西涼
- 飽死帳下羊羔兒,灞橋寂歷久無詩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和張岳州雪夜彈琴
- 幾回風雪際,遙憶灞橋寒。 -- 出自宋·顧逢·題詩境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