潮在第5個字的詩句
潮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白芷汀洲潮進退,黃梅村落晝陰晴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烈洲守風
- 為問溪頭潮淺深,片帆長掛北歸心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檥舟當到港作
- 瀄汩背吳潮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餞謝文學離夜詩
- 碣石送返潮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臨碣石
- 平江谷上潮,古木自蕭蕭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潮水二首
- 江山萬古潮陽筆,合在元龍百尺樓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論詩三十首
- 海水飛作潮頭來,潮頭卷取潮舌回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送談執權張南顯歸廣州
- 愿作滄海潮,朝來莫還歸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旅興(四十首)
- 曾經過、怒潮煎煮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登上方寺鐵塔
- 往日英雄潮打盡,怪煞怒濤崩雪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用辛稼軒陳同甫倡和韻,送王正子之襄陽,明
- 有亦被、怒潮磨滅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送邵蘭雪歸吳門仍用前韻
- 路沿山腳潮痕出,睡倚松根日色斜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送僧歸國清寺
- 江邊日晚潮煙上,樹里鴉鴉桔槔響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江邊
- 諸溪近海潮皆應,獨樹邊淮葉盡流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宿淮浦憶司空文明
- 梅試雪,酒潮霞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鷓鴣天·當日名駒產渥洼
- 嚙嚙出岸潮,霅霅入蒲葦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早發
- 嗟哉石頭潮,助怒常舂撞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金陵懷古
- 愿傾寒江潮,勢逆難沃澆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觀博陽山火
- 遠輕吳江潮,乃見丈夫膽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永叔席上分韻送裴如晦
- 汀洲沮洳潮新蒼,山日曈曚霧始開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歷陽過杜挺之遂約同入汴
- 江觀白馬潮,水花長鯨奔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公儀龍圖知杭州
- 渡江信春潮,泊館食野蕨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詹彥迪秘校之越
- 夜愛寒江潮,月臨甘露閣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周仲章通判潤州
- 江風送上潮。 -- 出自南北·徐陵·秋日別庾正員詩
- 丹樓望落潮。 -- 出自隋·江總·侍宴玄武觀詩
- 錢塘江上潮來去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青玉案·錢塘江上潮來去
- 怒為伍子潮江吼,細入歐公夜壁鳴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七月望郡庠賦秋聲詩且欲不犯題字及見所作良
- 兩崖踞海潮吞腳,萬石封堤水掉頭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定海
- 世界大風潮,鬼泣神亦瞠。 -- 出自近代·柳亞子·放歌
- 歸夢趁寒潮,轉憐京國遙。 -- 出自·沈祖棻·菩薩蠻 丁五之秋,倭禍既作,南京震動。避
- 晚霞燒回潮,千里光曈曈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從江西至彭蠡入浙西淮南界道中寄齊相公
- 江分九脈潮常到,岳沓千峰夏亦寒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送陳嘉父為彭澤主簿
- 西門溉河潮。 -- 出自南北·范云·治西湖詩
- 蒼蒼極浦潮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和劉諮議守風詩
- 千里泝波潮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答丘長史詩
- 且泛桂水潮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雜體詩 謝臨川靈運游山
- 潯陽千里潮。 -- 出自南北·陰鏗·和登百花亭懷荊楚詩
- 還記江浦潮生,云濤天際,涌金波一色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念奴嬌·去年秋半
- 順風鼓棹潮如席,世事由來支險巇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乘潮遇順風
- 海上頹云潮不返,側身空墮遼東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臨江仙·舊日采蓮羞半面
- 正似酥胸潮臉、不曾銷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虞美人·花心定有何人捻
- 便錦纜危潮,青山御宿,煙雨啼紅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八聲甘州·看飄飄
- 今夜四更潮有信,更須留眼看銀濤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偕陳調翁龍山買舟待夜潮發
- 不似海門潮信,能到潯陽。 -- 出自金·吳激·風流子 中州樂府以上趙萬里輯本金吳激東山
- 扁舟共絕潮河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清平樂·云無天凈
- 寂寞處,兩潮回。 -- 出自宋·仲殊·訴衷情·鍾山影里看樓臺
- 舟人報道潮平早,舉白浮君莫厭頻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留別
- 樹昏斷岸潮聲急,雪洗孤臺石罅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重題釣臺
- 噴騰浙江潮,奔放呂梁水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題陳叔茂二亭·觀瀾
- 燈影搖搖潮上急,歸來無計遣三秋! -- 出自·老舍·詩三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