潮在第3個字的詩句
潮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月送潮聲早,云隨雁去遲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送范架閣赴嘉禾兼簡李使君
- 暮雨潮生瓜步,春山樹繞蕪城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陶秘書廣陵送別圖
- 入夜潮侵戶,經秋雨壞垣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郊墅雜賦(十六首)
- 潮去潮來無遠邇,江南江北有從違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式微
- 辯笑潮難久,閑嫌云住空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寄恂公
- 客恨潮聲起,春愁柳色知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昏昏
- 他日潮人感遺愛,祠槎溪老又祠公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子敬赴潮粹七言二首
- 境與潮陽接,傳聞盜已平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海豐薛縣尉
- 清溪潮上送行船,回望高城隔曉煙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人日立春舟行寄福州燕二司封
- 坐上潮風醒酒力,晚來巖霧蓋鐘聲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飲薛老亭晚歸
- 風澀潮聲惡,天寒角韻孤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懷錢唐羅隱、章魯封
- 春風潮水漫,正月柳條寒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陪盧使君登樓送方巨之還京
- 夜驚潮沒鸕鶿堰,朝看日出芙蓉樓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買藥歌送楊山人
- 龍渡潮聲里,雷喧雨氣中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登蒲澗寺后二巖三首
- 沙雨潮痕細,林風月影稠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旅泊
- 湓城潮不到,夏口信應稀。 -- 出自唐·李冶·送韓揆之江西(一作送閻伯鈞往江州)
- 不如潮水信,每日到沙頭。 -- 出自唐·張仲素·春江曲二首
- 不知潮水信,每日到沙頭。 -- 出自唐·張仲素·雜曲歌辭·春江曲二首
- 浦口潮來沙尾漲。 -- 出自宋·晁沖之·漁家傲·浦口潮來沙尾漲
- 月下潮生紅蓼汀。 -- 出自宋·汪藻·小重山·月下潮生紅蓼汀
- 潮生潮落水東西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浣溪沙
- 浙江潮,萬神護,川后滋恭。 -- 出自宋·洪邁·十二時/憶少年
- 月色潮初上,鐘聲人正眠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早發東城迓憲車
- 江上潮來浪薄天,隔江寒樹晚生煙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江上
- 江晚潮風應,蕭蕭百里秋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潮
- 春空潮響來何自,秋浦天容落欲無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奇仲和詩有吸盡西江說是公之句
- 月落潮生無限事,零落茶煙未久。 -- 出自宋·盧祖皋·賀新郎·挽住風前柳
- 夜半潮聲來枕上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漁家傲·夜半潮聲來枕上
- 拂春潮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江城子·青青楊柳水邊橋
- 曉來潮信暫相留,滿耳驚濤愁復愁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
- 江頭潮洶洶,城腳水漫漫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杭州雜詩和林石田
- 潮落潮生天外去,人歌人哭水邊來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江上
- 吳江潮水化蟲沙,兩岸垂楊噪亂鴉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吳江
- 海門潮至飛雪涌,天竺雨過遙青紆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西湖游次韻趙見燭
- 喚取潮回去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點絳唇·春曉輕雷
- 溯回潮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明月引/江城梅花引
- 兩岸潮平,六橋煙霽,晚鉤簾掛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龍吟曲/水龍吟
- 潮生潮落自年年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浣溪沙
- 潮來潮退白洋沙,白洋女兒把鋤耙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海鄉竹枝歌
- 錢塘潮生當午信,丹雞飛上上頭啼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春俠雜詞十二首
- 只見潮頭起郎舵,不見潮尾回郎橈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長洲曲
- 射得潮頭向來去,錢王鐵箭泰山牢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杵歌(七首。有序)
- 潮來潮去白洋沙,白沙女兒把鋤耙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海鄉竹枝歌(四首)
- 瀚海潮噴千浪白,天山風吼萬林丹。 -- 出自元·耶律楚材·過夏國新安縣
- 海上潮生人盡醉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定風波 昆山路漕席上
- 清夜潮音翻貝葉,當時云氣護袈裟。 -- 出自明·明無名氏·和胡學士牛首從游之作
- 廣陵潮頭磨寶刀,落日正懸楊子橋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送吳子化北游因簡童子鳴山人胡原荊御史
- 月暗潮又落,西陵渡暫停。 -- 出自唐·崔國輔·宿范浦
- 曠哉潮汐池,大矣乾坤力。 -- 出自唐·宋務光·海上作
- 建德潮已盡,新安江又分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入睦州分水路憶劉長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