潮在第3個字的詩句
潮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汀鷺潮沖起,船窗月過虛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送朱可久歸越中
- 澤國潮平岸,江村柳覆堤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南園題(一本少起四句,注云闕題)
- 日夜潮聲送是非,一回登眺一忘機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題鑿石山僧院
- 月明潮漸近,露濕雁初還。 -- 出自唐·張繼·晚次淮陽
- 山色潮聲四面來,城中金碧爛成堆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登望海樓五絕
- 艷拂潮妝,澹凝冰靨,別翻翠池花浪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法曲獻仙音
- 雁回潮尾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解語花·檐花舊滴
- 識得潮陽鐘子洪,今人可想古人風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別鐘子洪
- 灘頭潮水倒雪屋,海面月出行金盤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趙千里夜潮圖
- 九堰潮平船過穩,五臺海近月多明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送五臺長老
- 江上潮回風細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憶仙姿/如夢令
- 別浦潮平,小山云斷,十幅飽帆風快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菱花怨
- 淮上潮平霜下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臺城游/水調歌頭
- 秦淮潮上扁舟發,後日相思一書札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留別僧訥
- 月落潮上時,云披日生處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東華馬上懷寄清涼和公兼簡社中王拙居士
- 舟隨潮水上,門背夕陽扃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題烏江東隆山鄧氏亭
- 但見潮頭澍木杪,直疑山背落天涯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烏江泛舟寓目
- 愿為潮與浪,俱起碧流中。 -- 出自唐·劉方平·琴曲歌辭·宛轉歌二首
- 三江潮水急,五湖風浪涌。 -- 出自唐·崔顥·長干行
- 座上潮風醒酒力,晚來巖霧蓋鐘聲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薛老亭晚歸
- 晚寒潮未平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長相思·昨日晴
- 日帶潮聲晚,煙含楚色秋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江行二首
- 誰道潮溝非遠行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長相思·粉艷明
- 心隨潮水漫漫去,流遍煙邨半日來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潤州甘露寺
- 夜泛潮回際,晨征蒼莽中。 -- 出自唐·徐凝·送日本使還
- 本生潮汐池。 -- 出自南北·謝朓·同詠坐上所見一物 席
- 雞鳴潮即來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奉和浚池初成清晨臨泛詩
- 江上潮來風卷沙,城頭畢逋烏尾訛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遣興
- 江上潮始白,林端霞半紫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鄭同夫餞別圖詩
- 海門潮擊千年恨,漁浦帆開萬里情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錢塘遣懷
- 如今潮打孤城,只商女船頭月自明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題徐渭文鐘山梅花圖,同云臣、南耕、京
- 只春潮濺雪白人頭,堪悲詫!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何明瑞先生筵上作
- 夜久潮侵岸,天寒月近城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泊舟盱眙
- 海門潮滟滟,沙岸荻蒼蒼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和河南羅主簿送校書兄歸江南
- 潮落潮生波渺,江樹森如發。 -- 出自宋·李綱·六幺令
- 江鳴潮未落,林曉日初懸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游稱心寺
- 月上潮平后,談空漸入微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舟行晚泊江上寺
- 艷唱潮初落,江花露未晞。 -- 出自唐·劉希夷·相和歌辭·江南曲八首
- 虹翻潮上雨,鳥落瘴中天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薛八謫居
- 昨夜潮頭淺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虞美人·清江一曲君應見
- 酒暈潮紅,羞娥凝綠,一笑生春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柳梢青·有個人人
- 江頭潮正平,日照土山口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穎上人南徐十詠其三京口水
- 古岸潮回夜冰閣,冰上鯉魚紅尾髻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余令之會稽新昌
- 草沒潮泥上,沙明蟹火然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憶舊游寄致仕了倩寺丞
- 秦淮潮水鍾山樹,塞北江南易懷土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芳儀怨
- 明日潮來人不見,江邊只有候潮魚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十八日潮
- 風送潮來云四散,水光月色斗分明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月下觀潮二首
- 遡浪潮如斗,凌風岸若牽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還江上
- 醉紅潮臉媚酡顏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鷓鴣天·寶篆煙消香已殘
- 粼粼潮迎舟,葉葉風吹巾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送曾孫灼出贅盧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