潮在第2個字的詩句
潮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風潮帶江腥,天黑魚龍泊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碧霄泉
- 怒潮卷雪,魏岫布云,越襟吳帶如斯。 -- 出自宋·董穎·薄媚
- 海潮來隱幾,越岫巧當簾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和錢處和野堂
- 春潮綠浸野薔薇。 -- 出自宋·李泳·定風波·點點行人趁落暉
- 晚潮平、湘煙萬頃,斷虹殘照。 -- 出自宋·李泳·賀新郎·門掩長安道
- 寒潮高於埭,黃流濯西河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戌溪道中
- 紅潮滿病臥林間,風流誰敢來分別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趙資政招賞川海棠次袁和叔韻
- 迎潮初蕩槳,晚日旋掛席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八月十二日發潮
- 風潮涌琉璃,露朵紛錦繡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登亦好亭
- 孤潮夜卷四頭來,海門推出冰崔嵬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月波樓
- 晚潮雙櫓催行色。 -- 出自宋·劉學箕·醉落魄/一斛珠
- 淛潮浪拍夫,歸帆風借力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送平章解機政以保寧之節榮還里第
- 海潮秋八月,山雨夜三更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宿溪聲閣望香爐峰偶成二律
- 寒潮如有恨,時打石頭城。 -- 出自宋·馮去非·鳳凰臺
- 紅潮初上臉,未語兩心知。 -- 出自宋·趙崇嶓·代贈
- 晚潮生,涼月細。 -- 出自宋·羅椅·更漏子·晚潮生
- 麥潮風化蝶,櫻熟雨生蟲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馬塍道上
- 水潮方仰昌黎韓,日邊又起長沙傅。 -- 出自宋·蒲壽宬·送林城山歸上饒
- 忽潮生海立,又天闊、江清欲曉。 -- 出自宋·彭元遜·徵招
- 暮潮生遠浦,秋色滿平田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荒城步月
- 紅潮生面酒微醺。 -- 出自宋·蕭允之·虞美人·朱樓曾記回嬌盼
- 隨潮鷗鳥往來頻,百十為群立水濱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鷗
- 醉潮玉頰十分紅,主人與花恰相同。 -- 出自宋·張明中·歐陽新卿賦薇藥
- 寒潮添井味,遠漏帶松聲。 -- 出自唐·鄭巢·題崔中丞北齋
- 帶潮秋見月,隔竹曉聞經。 -- 出自唐·顧非熊·題永福寺臨淮亭
- 寒潮欲上泛萍藻,寄薦三閭情自哀。 -- 出自唐·劉滄·江行書事
- 回潮迷古渡,迸竹過鄰墻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重歸江南
- 海潮盡處逢陶石,江月圓時上庾樓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歐陽太監游廬山
- 海潮盡處逢陶石,江月圓時上庾樓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歐陽大監游廬山
- 平潮晚影沉清底,遠岳危欄等翠尖。 -- 出自唐·周樸·句
- 海潮又入蒹葭浦。 -- 出自元·梵琦·漁家傲·聽說娑婆無量苦
- 浦潮迎送朝還暮。 -- 出自元·朱唏顏·齊天樂 與周可竹會飲和韻
- 海潮生,天上月。 -- 出自元·李道純·滿江紅 贈止庵張宰公
- 新潮何日發吳航,屢聽車音到畫廊。 -- 出自明·曹學佺·初四日攜具西園候夏彝仲令君因談時事有感(
- 春潮夜落富陽江,短篷曉系蒼厓樹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題徐君美山水圖
- 如潮愛恨總難休。 -- 出自當代·梁羽生·浣溪沙
- 早潮晚汐打城門,玉漏聲催銅鼓喧。 -- 出自清·黃遵憲·羊城感賦六首
- 海潮聲里越谿頭,誰種千株夾亂流。 -- 出自宋·張詠·柳枝詞七首
- 落潮鳴下岸,飛雨暗中峰。 -- 出自宋·釋惠崇·句
- 落潮流不去,還向定中圓。 -- 出自宋·楊蟠·海月堂
- 風潮初見土人云,始愧鯫生泥昔言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七月二日大風作一晝夜方止土人去此風潮信也
- 乘潮觀海門,入越探禹穴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贈明侍者
- 觀潮閣在東溟上,有客來登自華陽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奉陪王德修登觀海閣兼呈邑宰劉協
- 寒潮不應宿漁浦,挑燈還憶夜深語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次沈商卿見懷韻
- 弄潮已嘆吳兒險,更有人從死處生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贈繩伎
- 江潮不雨常生白,山葉無霜也自紅。 -- 出自明·王世懋·復出莆陽即事因之有懷家兄
- 午潮樂作兵合圍,一字舟崩遂不支。 -- 出自元·張憲·厓山行
- 賊潮何事率淮民,擁眾南來稍蠶食。 -- 出自宋·蔡如松·國師南巖詩
- 海潮隨意送,江月打頭迎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宣檄隨府初程得風
- 江潮雙趼底,伏蠟肩頭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交秋不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