潮在第10個字的詩句
潮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亭上月明晚色凈,江頭潮落秋聲高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此君亭
- 風凝光眩眼欲花,酒帶潮紅臉生纈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劉簿觀雪用東坡聚星堂韻禁體物語
- 灞橋洗將冰霜面,拂略潮紅笑向春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再用韻奉酬
- 鷗沙草長連江暗,蟹舍潮回帶雨腥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簡季桐廬
- 芳春山影花連寺,獨夜潮聲月滿船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無可上人游越
- 林外猿聲連院磬,月中潮色到禪床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僧貞實歸杭州天竺
- 漁翁閑鼓棹,沙鳥戲迎潮。 -- 出自唐·項斯·杭州江亭留題登眺
- 巖南樹密晨烏集,江北潮回暮渚平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思春辭(丙申春作)
- 莫夸騎鶴下?lián)P州,渴慕潮汕幾十秋。 -- 出自·老舍·汕頭行 贈廣東潮劇院
- 紅棉白鳥詩情在,況有潮聲微似秋。 -- 出自·老舍·贈梅阡
- 精神不死天難奪,千古潮聲東海濱。 -- 出自·老舍·聶耳墓獻花
- 淮浦樹來江口斷,金陵潮落海門空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與趙夢麟諸人游甘露寺
- 遙憶君居處,鐘聲隔暮潮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懷芳林處士
- 狂風秪是有塵埃,大海潮宗深無底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不愁幻翳迷心地,且聽潮音振祖衣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含云晚歸寄真師
- 平野煙浮迷遠目,晚溪潮漲失前灘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合江亭晚眺
- 圓嶠方壺共五山,上隨潮往下隨還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余得石山二座西南道李監(jiān)場索之附海船歸三山
- 星辰聚處收玄武,江漢潮邊避尾閭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贈陰陽家鄧彬叔
- 筑圍防海嘯,補屋避江潮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上洋道中
- 市門半面窺人慣,門前潮水東西漫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榕城小妓奇奇歌
- 嵩嶺連天漢,伊瀾入海潮。 -- 出自唐·鄭畋·題緱山王子晉廟
- 山圍伯禹廟,江落伍胥潮。 -- 出自唐·孫逖·立秋日題安昌寺北山亭
- 剎藏京口樹,鐘送海門潮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甘露寺
- 山隱初沉日,風催欲上潮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楓橋送丁鳳
- 遠愁高樹共離離,風逆潮聲上浦遲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與杜進士寅登白蓮閣對雨
- 上國花開同醉少,大江潮落獨歸遲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金陵喜逢董卿并送還武昌
- 官來瀧吏休相誚,天要潮人識孟軻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讀史十首 韓子
- 從教苔徑無人到,日日潮聲自上來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疊後
- 風月不談辜此夕,恨隨潮去與潮回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江上獨坐
- 猿啼不離峽,灘沸鎮(zhèn)如潮。 -- 出自唐·暢當·九日陪皇甫使君泛江宴赤岸亭
- 集中大半是詩詞,幸沒潮州表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燭影搖紅·拙者平生
- 尚論鄉(xiāng)先宜合祀,舊傳潮學各分齋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方善夫赴鷺洲山長二首
- 無丹灶地燒鉛汞,有海潮音話葛藤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漫興二首
- 芳魂三尺土,往事幾回潮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張麗華墓
- 微神通力營經(jīng)藏,經(jīng)海潮音轉法華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金仙玢上人主講隆壽院
- 驚起草堂寒氣晚,海陽潮水到床頭。 -- 出自唐·李涉·謝王連州送海陽圖
- 天從補后星辰穩(wěn),海自潮來島嶼深。 -- 出自宋·譚用之·寄徐拾遺
- 急雨蕭蕭撼瓦溝,夢隨潮落浙江頭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次虞憲日近即事五絕
- 井徑蕭條人不見,又隨潮信度江東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廣陵
- 潮頭出海卷秋風,風豪潮起蒼海空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至和雜書五首·八月十九日
- 弄潮船旗出復沒,騰身潮上爭驍雄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至和雜書五首·八月十九日
- 殿前云向檐牙出,門外潮從海口來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焦山
- 乘槎若有便,希泛廣陵潮。 -- 出自唐·孔德紹·送蔡君知入蜀二首
- 鵲浴西江雨,雞鳴東海潮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重寄虬上人
- 西陵柳路搖鞭盡,北固潮程掛席飛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送吳彥融赴舉
- 誓盟違日月,旌旆過寒潮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避地毗陵上王慥使君(時黃賊陷東陽公避地于
- 天寒驚斷雁,江信望回潮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冬日送顏延之明府撫州覲叔父
- 山頂東西寺,江中旦暮潮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界石守風,望天竺、靈隱二寺
- 白波四面照樓臺,日夜潮聲繞寺回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題金山寺石堂
- 蓮花分秀萼,竹箭下驚潮。 -- 出自唐·虞世南·和鑾輿頓戲下(一作追從鑾輿夕頓戲下應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