潮在第10個字的詩句
潮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數雁起前渚,千艘爭便潮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早發東陽
- 遠帆背歸鳥,孤舟抵上潮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昆山孫少府
- 映林同落雪,拂水狀翻潮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白鷺詠
- 客淚收回日,鄉心寄落潮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江南作
- 澄江左,清湖右,日夜海潮翻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六州
- 空余漢官屬,泣送馬如潮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齊國大長公主挽詞二首
- 吳會未探穴,廣陵先看潮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韓文饒寺丞宰蕭山
- 臨流別君時,羨君觀吳潮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王平甫惠畫水臥屏
- 宿岸欣逢戍,歸船競趁潮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離蕪湖至觀頭橋
- 河流通海道,山井應江潮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馬廷評之余姚
- 古臺臨海日,絕頂見江潮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瑯邪山
- 靜中看鎖印,高處見迎潮。 -- 出自唐·朱慶馀·杭州盧錄事山亭
- 平明放溜出清口,霜落潮回霧連野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出清口
- 天風吹劫火,國事付回潮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俞蓀墅示以雜興四首乃用危驪塘所次唐子西韻
- 見說是事都新,但破凍潮聲,去來依舊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玉漏遲·故都冬亦好
- 才出江頭腥滿市,卻行潮腳淖濡裳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到徐晚村點木{箔白換卑}三首
- 金相已流土,海音無復潮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三月晦日同弟觀侄津往寶幢哭刑部伯求弟道從
- 茲行未百里,已涉第三潮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泊丈亭
- 剩斷魂夜夜,分付與,寒潮管。 -- 出自·沈祖棻·玲瓏四犯 寄懷素秋用清真體
- 家國飄零,淚痕都化寒潮。 -- 出自·沈祖棻·高陽臺 訪媚香樓遺址
- 曙色黃金闕,寒聲白鷺潮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送從兄使新羅
- 祖席駐征橈,開帆復信潮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怨曲二首
- 山頭月落郎起歸,沙邊潮滿妾船移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周氏行
- 海色晴看雨,江聲夜聽潮。 -- 出自唐·祖詠·江南旅情
- 鐘聲催野飯,秋色落寒潮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送僧歸閩中舊寺
- 遲日半空谷,春風連上潮。 -- 出自唐·綦毋潛·題鶴林寺
- 板閣禪秋月,銅瓶汲夜潮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金山寺空上人院
- 借問潯陽在何處,每看潮落一相思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招隱寺送閻判官還江州
- 平明登古戍,徙倚待寒潮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登石城戍望海寄諸暨嚴少府
- 祖席駐征棹,開帆信候潮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怨回紇歌二首
- 吳岫新經雨,江天正落潮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潤州南郭留別(一作郎士元詩)
- 閑話錢塘郡,半年聽海潮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陜府上姚中丞
- 祖席駐征棹,開帆候信潮。 -- 出自唐·皇甫松·怨回紇
- 今夜山深處,斷魂分付潮回去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惜分飛 富陽僧舍代作別語贈妓瓊芳
- 薛能嘉樹非真命,韓愈潮陽是謫官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送王太博出鎮桂林
- 且醉吳淞月,重聽浙江潮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水調歌頭·江路曉來雨
- 八月濤頭舊有名,今年潮淺岸才平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秋懷十首
- 雨洗御街流到我,吹向潮回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浪淘沙·卷海海翻杯
- 一點白鷗何處去,半江潮落沙虛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臨江仙·一點白鷗何處去
- 傍新晴、隔柳呼船,待教潮信穩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瑣窗寒·亂雨敲春
- 聽夜深、寂寞打孤城,春潮急。 -- 出自元·薩都剌·滿江紅·六代繁華
- 聽夜深寂寞打孤城,春潮急。 -- 出自元·薩都剌·滿江紅 金陵懷古
- 潤滋甘井脈,寒減暮江潮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雪夕林亭小酌因成拙詩四十韻以貽坐客昔歐陽
- 夜聽猿啼孤樹遠,曉看潮上瘴煙斜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有感
- 帆去帆來天亦老,潮生潮落日還沈。 -- 出自宋·王琪·望江南/憶江南
- 再拜引杯長,看兩頰、紅潮欲起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驀山溪·一陽才動
- 江流帶雪少波瀾,見說潮頭也怕寒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金陵雜興二百首
- 城里偏高處,分明見海潮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次韻望海亭
- 言瞻彼水矣,維海東之潮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次韻知縣兄夏夜古調
- 經月魃為妖,連宵雨似潮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唐律十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