漏在第6個字的詩句
漏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□□□□聽漏籌,檐聲得得伴春愁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不寐二首
- 坐對遺篇忘漏盡,手遮殘燭怕風吹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十月二十二夜同方寺丞宿瀑庵讀劉賓客集
- 紅羅亭深宮漏遲,宮花四面誰得知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次韻史院洪景盧檢詳館中紅梅
- 庭柏飛霜陵漏永,可憐今夜月明中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昭陵行
- 欲下長橋夜漏深,燈臺飄灺青梧陰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至和雜書五首·八月十二日
- 江國初涼夕漏均,青天無翳地無塵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清暑堂中秋夜飲
- 蓬庵不免雨,漏榻劣容身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星斗疏明禁漏殘,紫泥封后獨憑闌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中秋禁直
- 晝漏迢迢夜漏遲,傾城消息杳無期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有憶
- 濃煙隔簾香漏泄,斜燈映竹光參差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繞廊
- 曉奠鶯啼殘漏在,風幃燕覓舊巢來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吊故禮部韋員外序(一本無序字)
- 紫章深秘莫漏泄,他年華頂為君說。 -- 出自宋·潘閬·贈馮德之道士
- 正輕寒輕暖漏永,半陰半晴云暮。 -- 出自宋·萬俟詠·三臺·見梨花初帶夜月
- 正波泛銀漢,漏滴銅壺,上元佳致。 -- 出自宋·萬俟詠·醉蓬萊·正波泛銀漢
- 蘭夜沉沉鵠漏移,羽車云幄有佳期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戊申年七夕五絕
- 衡石量書夜漏深,咸陽宮闕杳沉沉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始皇
- 五蘊已空諸漏盡,冢間行道十年馀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威上人
- 肅唱聲沉夜漏分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直夜二首
- 擣藥幾憐春漏永,調琴長待夜蟾生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別聰道人歸縉云
- 燭花寒旋落,漏滴遠稀聞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冬夕與諸公宴集賢梅學士西齋分得今夕何夕探
- 三殿夜簽傳漏箭,九秋霜籟入風琴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直夜
- 屋尾生煙宮漏水,時聞幽鳥自呼名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內當
- 苦恨春宵更漏短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清平樂·南窗月滿
- 醒魂照影,永漏愁無寐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喜遷鶯·青娥呈瑞
- 好夢驚回清漏咽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謁金門·相思切
- 卻怪紫芝曾漏泄,從來坤勢闕東南。 -- 出自宋·陳郁·為朱柳州賦足庵
- 二十五聲更漏短,那將殘漏費征涂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早行二絕
- 寒透小窗紗,漏斷人初醒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卜算子·寒透小窗紗
- 王師誅鋤有漏網,死灰焰焰猶思然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懷舊歌
- 院落清和晝漏長,曲欄高檻倚新妝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方正叔芍藥
- 不管清宵更漏、聽霓裳。 -- 出自宋·曾覿·南柯子/南歌子
- 豐碑法書屋漏雨,政與丹青照千古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拜顏魯公像
- 常記恨、花闌漏促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杏花天·當時眾里聞新曲
- 帳暖香深春漏遲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長相思·燈輝輝
- 歌舞漸闌更漏永,絳紗籠燭醉扶還。 -- 出自明·瞿佑·紫微樓夜坐次張士行布政韻
- 清游未竟夕漏終,落月殘星悲一慨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舟入蔡河懷徐幼文
- 窗破斜隙明,漏斷余更悄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秋夜言懷(二首)
- 銀箭金壺催漏水,仙音法曲獻《霓裳》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中秋禁中對月
- 涼夜沉沉花漏凍,欹枕無眠,漸覺荒雞動。 -- 出自清·王士禎·蝶戀花·和漱玉詞
- 喧滑盡消城漏滴,窗扉初掩岳茶香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宿沈彬進士書院
- 天晴露白鐘漏遲,淚痕滿面看竹枝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秋夜聽嚴紳巴童唱竹枝歌
- 朝歸紫閣早,漏出建章遲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賦雪十韻
- 細細輕裙全漏影,離離薄扇詎障塵。 -- 出自唐·謝偃·樂府新歌應教
- 日下龍樓禁漏疏,朝衣猶自覆熏爐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依韻和元參政正月十九日候聚廳移刻未至石占
- 所嘆卻隨更漏盡,掩泣還弄昨宵機。 -- 出自唐·許敬宗·七夕賦詠成篇
- 嚴夜警,銅蓮漏遲遲。 -- 出自宋·和峴·六州
- 臘信未通先漏洩,臺光欲近卻遲回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某伏睹判府司徒侍中置酒宴客即時雪作謹成七
- 萬事人間若漏卮,喜情常滿固難期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又自和二首
- 愁聽隔溪殘漏,正一聲凄咽。 -- 出自宋·魏夫人·好事近·雨後曉寒輕
- 欲炧寒霄宮漏永,半酣歸夢蜀山長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和子瞻禁林鎖院詔賜燭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