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在第2個字的詩句
源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根源寂寂靈源聚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青蓮池上客 繼重陽韻
- 靈源悟徹元燦爛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水云游 繼重陽韻
- 桃源憶故人歸去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桃源憶故人 思遼陽高巨才
- 桃源遁客專來到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桃源憶故人 桃源遁客問道
- 桃源覓無路,對溪花紅紫。 -- 出自元·劉秉忠·桃花曲
- 靈源不昧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減字木蘭花·同塵混世
- 靈源妙用誰能識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踏云行·靜里喧喧
- 渾源豐足,諸事安康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一剪梅 寄蔚州道友
- 長源因此名秦淮,縈紆建業達水隈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秦淮歌
- 花源不著通溪水,那慮漁郎忽問津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桃花寺行宮即目
- 曹源一滴水,散作人間瑞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觀·上伯井亭
- 靈源欲訪不曾閑,捉得之時為伴侶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還源根本杳難窮,秘密玄微造化中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窮源荒蹊異岱畎,不逢禹績輕棄捐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假山
- 慶源如歸墟,萬壑自奔止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黃彥昭時思閣
- 詩源始自葛天氏,三人投足歌牛尾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贈豫章來子儀言詩
- 心源一了千佛空,底用區區祖衣缽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贈江西瑞上人至南海袖詩相過
- 窮源有古村,二三避世客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武夷小桃源訪劉道人(甲辰暮春,能始、茂之
- 尋源桐柏,委注蓬萊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祀岳鎮海瀆四十三首
- 靈源自遠,帝運重光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章獻明肅皇太后恭謝太廟
- 祥源應節啟,福緒逐年新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享先蠶樂章·肅和
- 洪源長發,誕受天命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太清宮樂章·終上
- 遙源之祚,天漢靈長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德明興圣廟樂章·興圣酌獻
- 靈源有路不可入,但見幾片流出云中花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贈金華隱者
- 桃源千古恨,寒日慘啼鴉。 -- 出自宋·徐元杰·挽宜春趙別駕二首
- 沂源昔□漸師友,尚齒今誰問[以下原殘缺三面,每面十行,行二十字]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病中九首
- 泉源黑難窮,崖色碧機映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琴潭
- 泝源高適譜,作媲鄭虔家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挽高孺人
- 深源混清濁,進道闡平寬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送錢省元赴太平州教授
- 壑源今日為君傾,可當杯盤瀉濁清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啜建溪新茗李文授有二絕句次韻
- 昌源已辦行廚去,離渚猶須使節來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喻子才提舉招昌源觀梅倦不克往蘇仁仲有詩次
- 詞源百端起,區處不可惰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新津退思堂
- 逕源分灙水,袞袞出亭下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守居園池雜題·灙泉亭
- 祥源總使奉真游,藏室提綱接勝流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孟郡王挽詞二首
- 桃源非真亦非空,幾年誤轉漁郎篷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次范至能憶同游石湖韻
- 河源望不見,旌旆去悠悠。 -- 出自唐·賈至·送友人使河源
- 仙源明朋重來路,莫下橫波礙客舟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建溪桃花
- 春源既蕩漭,伏戰亦睢盱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鞏城東莊道中作
- 桃源洞口來否,絳節霓旌久留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六言三首
- 河源飛鳥外,雪嶺大荒西。 -- 出自唐·郎士元·送楊中丞和蕃
- 尋源博望侯,結客遠相求。 -- 出自唐·虞世南·雜曲歌辭·結客少年場行
- 桃源在何處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句
- 桃源在何處,此地有神仙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漁父
- 秦源目斷,碧云暮合,難認仙家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丑奴兒慢/采桑子慢
- 壑源春色起云阿,拂拂輕塵柘羅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送伴回至平江舟中與元覽試茶
- 清源老翳師,砭樓出投狀。 -- 出自宋·洪邁·逢年與德粲同之溫陵謁大智禪師醫作四小詩送
- 桃源何處在,山驛至今名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晚泊桃源驛奉懷幕府諸公
- 仙源積慶,當日占夢兆維熊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水調歌頭·蕭灘韻環佩
- 辭源已見流三峽,筆力當期挽萬牛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陳勉仲春日偶成二首
- 花源繚繞轉紅綠,竹洞深沉入幽邃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沈楊輔隱軒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