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在第10個字的詩句
源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永惟宗祀計,忍自遏其源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去歲重陽日得彥威信附六月間二小倒及從弟倒
- 如水日夜東,豈必同一源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上高趙宰同叔遺以誠齋集……
- 雖然,藝在當(dāng)家,羽亦有源,存中瞻前,文通比肩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沈叡達(dá)書簡帖贊
- 黌堂深惜昔,六典共尋源。 -- 出自宋·陽枋·挽伏德華主簿
- 我有一竿竹,偏會取根源。 -- 出自宋·夏元鼎·水調(diào)歌頭·我有一竿竹
- 時人莫作畫圖看,說著源頭正可傷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題長江圖三絕
- 請觀朱子方塘喻,要識源頭活水來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汲齋吟
- 勛烈高忠簡,夫人衍慶源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寒夫人挽章
- 妙齡翰墨富摛藻,肯堂源委從巍冠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送管季衡赴省
- 時能挹前輩,為政有根源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騰·餞用晦侄南安令
- 厥聞忠孝者,所出同一源。 -- 出自宋·趙孟堅·上習(xí)庵陳先生
- 洗泥何能清,救弊應(yīng)其源。 -- 出自宋·趙孟堅·詠史贈王侍御
- 五常百行異其名,腔子源頭一個誠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送演侄三首
- 攜家驅(qū)宦牒,短棹泛桃源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舟中即事
- 行行一尊酒,相送玉溪源。 -- 出自宋·趙文·黃西有以清江李侯書來袁見招不果就既去西有
- 尚懷又杏館,且擬小桃源。 -- 出自宋·汪宗臣·乙亥避地橫槎山中
- 亦欲避秦高隱去,桃花源上覓漁舟。 -- 出自宋·仇遠(yuǎn)·兵間有歌舞者
- 不須問芝嶺,不須尋桃源,桃源芝嶺近在永陽里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別永福諸友
- 白頭離亂日,只認(rèn)是桃源。 -- 出自宋·張埴·過玉山莊居
- 先打南,后打北,留取清源作佛國。 -- 出自·***·黃涅槃讖
- 碧霄回騎射,丹洞入桃源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夏日陪馮許二侍郎與嚴(yán)秘書游昊天觀覽舊題,
- 斷云歸舊壑,流水咽新源。 -- 出自唐·許堯佐·石季倫金谷園
- 伊情有遠(yuǎn)瀾,余志遜其源。 -- 出自宋·歐陽詹·答韓十八駑驥吟
- 往來更后人,澆蕩醨前源。 -- 出自宋·歐陽詹·李評事公進(jìn)示文集因贈之
- 云山如畫出,人住小桃源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勝賞亭
- 地閑分鹿苑,景勝類桃源。 -- 出自唐·李君何·曲江亭望慈恩寺杏園花發(fā)
- 江亭閑望處,遠(yuǎn)近見秦源。 -- 出自唐·周弘亮·曲江亭望慈恩寺杏園花發(fā)
- 野竹多微徑,嚴(yán)泉豈一源。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近于伊川卜山居,將命者畫圖而至,欣然有感
- 直以蒸黎念,思陳政化源。 -- 出自唐·蔣防·藩臣戀魏闕
- 楚鎮(zhèn)惟黃岫,靈泉浴圣源。 -- 出自唐·李敬方·題黃山湯院
- 曾逢異人說,風(fēng)景似桃源。 -- 出自唐·楊發(fā)·南溪書院
- 采薇秦山鎮(zhèn),養(yǎng)親湘水源。 -- 出自唐·邵謁·送從弟長安下第南歸覲親
- 采藥不得根,尋河不得源。 -- 出自唐·邵謁·覽張騫傳
- 山衣毳爛唯添野,石井源清不貯泥。 -- 出自唐·李山甫·遷居清溪和劉書記見示
- 月好虎溪路,煙深栗里源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廬山
- 流落同千古,風(fēng)騷共一源。 -- 出自唐·徐介·耒陽杜工部祠堂
- 報慈弘孝理,行道得真源。 -- 出自唐·成崿·登圣善寺閣望龍門
- 眾人乘其流,夫子達(dá)其源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聽尹煉師彈琴
- 幸聞至精理,方見造化源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步虛詞十首
- 蘇生佩六印,奕奕為殃源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覽古十四首
- 安知郡城側(cè),別有神泉源。 -- 出自唐·孟翔·奉和郎中游仙山四瀑布兼寄李吏部、包秘監(jiān)判
- 盡變衣冠俗,終歸禮義源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題馬洲書院
- 四象內(nèi)、只用澄鮮,湛湛源流端正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瑤臺月 其中疑有脫誤
- 認(rèn)取起初真性,捉住根源方便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喜適鶯 贈道友
- 去質(zhì)貪華,還淳復(fù)古,本源濁以徐清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滿庭芳·去質(zhì)貪華
- 千古微茫洙泗,浩浩發(fā)源伊洛,百折障狂瀾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水調(diào)歌頭 壽雪齊
- 笄始初、立教派分三,其源一。 -- 出自元·李道純·滿江紅 贈丁縣令三教一理
- 寂寂空空,沒空色養(yǎng),真源返撲,默默熟慣。 -- 出自元·王志謹(jǐn)·金人捧露盤 鳴鶴余音卷一
- 面墩更脫吹笳地,為接源頭濕夜吟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四月朔蔡師愚仇徠之挈艇子尋青溪
- 愿得返魂香,返其淳化源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擬古
“源”同音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