渡在第7個字的詩句
渡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隔岸青簾人不渡,一溪流水暮潮生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過西溪
- 云帆淼淼巴陵渡,煙樹蒼蒼故郢城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鄂渚送友
- 嫗挽翁衣愿無渡,忠愛深言反逢怒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公無渡河
- 遙思伊川水,北渡龍門峴。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早秋龍興寺江亭閑眺憶龍門山居寄崔張舊從事
- 江邊兩槳連歌渡,驚散游魚蓮葉東。 -- 出自唐·王初·自和書秋
- 暮天行雁斷,曉渡落潮寒。 -- 出自唐·顧非熊·成名后將歸茅山酬群公見送
- 絕杯夏別螺江渡,單缽春過處士齋。 -- 出自唐·喻鳧·蔣處士宅喜閑公至
- 斜陽諸嶺暮,古渡一僧歸。 -- 出自唐·姚鵠·嘉川驛樓晚望
- 岸南岸北往來渡,帶雨帶煙深淺枝。 -- 出自唐·崔櫓·臨川見新柳
- 聽鐘煙柳外,問渡水云西。 -- 出自唐·劉滄·早行
- 晴煙獨鳥沒,野渡亂花飛。 -- 出自唐·司馬扎·送歸客
- 青草浪高三月渡,綠楊花撲一溪煙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洞庭湖
- 南望水連桃葉渡,北來山枕石頭城。 -- 出自唐·唐彥謙·游清涼寺
- 蕩槳遠從芳草渡,墊巾還傍綠楊堤。 -- 出自唐·胡宿·城南
- 蕩槳遠從芳草渡,墊巾還傍緣楊堤。 -- 出自唐·胡宿·城南
- 溪橋樹映行人渡,村徑風飄牧豎歌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和鐘大監泛舟同游見示
- 谿橋樹映行人渡,材徑風飄牧豎歌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和鐘大監泛舟同游見示
- 芳草遠迷揚子渡,宿煙深映廣陵城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登甘露寺北望
- 一夜黃星照官渡,本初何面見田豐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句
- 敗菊籬疏臨野渡,落梅村冷隔江楓。 -- 出自唐·徐仲雅·句
- 鵲橋誰駕銀河渡,*漏應將海水添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鷓鴣天·縷篆煙消月滿簾
- 任多言莫及,野渡有孤舟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六州歌頭 次明初為壽韻
- 怨凌波、背人喚渡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鳳來朝 擬清真 汴堤送別
- 山下清溪溪上渡,舟回九曲皆奇。 -- 出自元·何守謙·臨江仙·山下清溪溪上渡
- 夜雨新晴桃葉渡,春寒已過杏花風。 -- 出自元·韓奕·寄江陰夏翁(雪州)
- 兼溝隰長橋孤渡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解紅·凍云凝住
- 遠游還故國,待渡立斜陽。 -- 出自元·楊弘道·三奠子 遠游 趙萬里據永樂大典八千八百四十
- 鵲翻銀漢水,人渡玉蘭橋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三奠子 辛卯七月,時久雨未霽,中以感寓為
- 往歲相逢淮□渡,今年同向錢塘泊。 -- 出自元·張野·滿江紅 用李廷弼留別韻
- 驅車來往桃葉渡,渡頭歌管喧盈路。 -- 出自明·曹學佺·題胡可復水閣
- 放棹已迷桃葉渡,讀書疑對敬亭山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暮春過宗武
- 朱簾高卷□,雨渡自橫舟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登樓晚望
- 去路似從桃葉渡,和歌多是《竹枝詞》。 -- 出自明·沈明臣·中秋夕夢中得句醒而足之
- 古稱公無渡,終渡堪悲號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擬古
- 青春送客黃家渡,千里汀洲帶芳樹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江上送高文起夫分韻得暮字
- 秋江欲渡愁難渡,風雨龍吟長怒濤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江上書懷
- 小溪漫漫不可渡,高岸兀兀何由全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大雨書寓所壁
- 胡雁哀鳴飛不渡,黃云戍卒幾時歸?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從軍行
- 落日帆歸揚子渡,青山家對伯通橋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青門歌送吳郎
- 復道龍舟方競渡,銜恩共許向昆池。 -- 出自明·唐順之·午日庭宴
- 便有只船乘月渡,都無五里到君家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偶游白渡懷劉九
- 山口遠銜遙白渡,水頭斜略小平津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晚坐觀風亭三首
- 仁政便當聞虎渡,治聲猶在隔牛磯。 -- 出自宋·余靖·送凌屯田知和州
- 夜吟逢月白,曉渡趁潮平。 -- 出自宋·余靖·送僧惠勤歸鄉
- 誰趁落潮離晚渡,自尋芳草上春臺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茶溪亭
- 亂流不怕公無渡,絕險寧愁我所思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再次韻贈潘陽二君二首
- 多情小艇招賢渡,載我溪南看山去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常山縣
- 落花風雨西陵渡,佳節可憐三月三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上巳日送韓簡伯
- 雞催曉月人奔渡,雁喚西風葉滿船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送開公歸徑山
- 紛紛川上人,欲渡愁北風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武陽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