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在第7個字的詩句
淮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關輔已荊棘,江淮復戎旃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讀王尼傳
- 幽人獨立瞰長淮。 -- 出自宋·王以寧·虞美人·歸來峰下霜如水
- 顧余真斷梗,江淮付搖漾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再次韻謝之
- 相騎方侵掠,臨淮厲虎兵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戰城南
- 身輕頃刻渡長淮,殊喜眼前無俗物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持節回呈王樞
- 上將宣威重,長淮朔吹來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淮上幕府
- 今日論形勝,全淮正上流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送謝天奇止淮上之招
- 全蜀增天險,長淮折犬戎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王敏肅公挽詞
- 圣主一言寤,長淮千耦耕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徐少卿挽詞
- 江南世胄比長淮,更看云來萃簪笏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王侍御壽詩
- 試憑高望遠,長淮清淺,傷今懷古,故國氛埃。 -- 出自宋·趙善括·沁園春·虎嘯風生
- 西浙勞裨贊,東淮適后先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韓知府挽詩二首
- 北使朝京闕,東淮領計臺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往瓜洲護使客回程
- 河濟初開府,江淮晚視師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高宗皇帝挽詞二首
- 倒天漢兮濯江淮,眇風云兮晤懷。 -- 出自宋·高似孫·九懷·東山
- 而況江以東,襟淮翼吳荊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送王考功江東漕
- 襄鄂誰專閫,江淮孰總戎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宇文樞密挽詩
- 午窗輕夢繞秦淮。 -- 出自宋·李從周·鷓鴣天·綠色吳箋覆古苔
- 正南洲潢弄,西淮鼎沸,廷紳噤舌,舉國如狂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沁園春·人物渺然
- 本非真鹿夢何淮,未必無釣且遲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聚物
- 浪驅羸馬踏江淮。 -- 出自宋·黃機·木蘭花慢·嘆鏡中白發
- 舊游休問,柳花淮甸春冷。 -- 出自宋·張輯·淮甸春/念奴嬌
- 中興賦用倚江淮,兼裕良籌仰雋才。 -- 出自宋·陽枋·贄何總領
- 云暗江天,煙昏淮地,是斷魂時節。 -- 出自宋·吳淵·念奴嬌·我來牛渚
- 嘆平生蹤跡,荊淮嶺蜀,多少間關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八聲甘州·數年來
- 里闬游從早,江淮契闊稠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挽肇慶胡守二首
- 去汴五百里,通淮十八村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至潁州訪故老
- 悵石城暗浪,秦淮舊月,東去西奔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木蘭花慢·翠微亭上醉
- 孤棹翩翩北渡淮,相逢一笑意悠哉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淮南聞雁呈何復初同年
- 莫作邊城看,長淮久息兵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鼓角
- 好景隨人物,秦淮憶建康。 -- 出自·錢·江行無題一百首
- 何以書能化,長淮徹海清。 -- 出自唐·無可·送姚明府赴招義縣
- 有張翱兮,寓止淮陰。 -- 出自唐·張翱·自狀
- 放眼蕪城,北盡淮*,東馳海門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沁園春 送鄉人高子翔次來韻
- 好約重觴詠,秦淮夜對床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寄偰正字
- 見一星聲入江淮渺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滿江紅 為大丞相史公壽
- 歌夜長,歌夜短,淮南桂枝香滿滿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北窗雅言寄朱仁叔
- 大袖褒衣走浙淮,何人不識鶴山來。 -- 出自宋·樂雷發·無題
- 高岸忽斗折,清淮匯其中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紀行十首 清口
- 積雨雖收霽,清淮更渺茫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過淮
- 杳杳揚州只隔淮,龍舟彩舸映天來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大業二絕
- 泝楚三千里,離淮第一程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宣檄隨府初程得風
- 劈華非天意,排淮乃力哉。 -- 出自宋·程企·泗源
- 閩粵挻兵祲,江淮斷漕渠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久晴十月二十四日五日連雨程以忠來同飲
- 憶上梧桐嶺,江淮萬里開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梧桐嶺感舊
- 南望閩浙北望淮,山水江東此郡佳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張慵庵
- 故國帶秋色,長淮起暮煙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送趙紫芝入金陵幕
- 不忍話艱難,江淮尚酣戰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送范才元
- 晉公當日只平淮,何事都人尚爾懷。 -- 出自宋·林光朝·代陳季若上張帥
- 倚杖為欣然,長淮浩無垠。 -- 出自宋·錢時·武昌澄道寺前溪上觀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