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在第7個字的詩句
淮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一笑談中,遍江淮上,太平花草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水龍吟·玉麟堂上神仙
- 暖日晴熏草,清淮闊浸天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春望
- 西楚茱萸節(jié),南淮戲馬臺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湘州九日城北亭子
- 丹詔西來急,沿淮次第知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道中遇停郊祀詔書
- 天闕云端聳,秦淮雨后清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建業(yè)書事
- 人間安得酒如淮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浣溪沙
- 想見登高無處,淮以北、是平地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霜天曉角·騎臺千騎
- 東風(fēng)雪風(fēng)度清淮,淮邊野梅撩亂開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答辛子莊惠梅花之什
- 州衙三面接秦淮,臨水朱門一半開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金陵雜興二百首
- 隴水寂寥傳恨,淮山宛轉(zhuǎn)供愁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雨中花/夜行船
- 漢江北瀉,下長淮、洗盡胸中今古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酹江月/念奴嬌
- 江流滾滾無盡,淮漢人包羅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水調(diào)歌頭 予既賦前篇,一日舉似京口郭義山
- 千里江皋,一時淮甸,掃清殘寇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水龍吟 九月四日,為江州總管楊文卿壽。
- 長源因此名秦淮,縈紆建業(yè)達(dá)水隈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秦淮歌
- 自從居股徙江淮,鳥飛千里惟溪谷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勸學(xué)
- 何事佛貍能度淮,中原千尺髑髏臺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劉裕
- 更宮蓮引入,視淮南草,御屏錄了,露會稽章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沁園春·歷事三朝
- 伏波自托真主,淮陰愿為假王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讀韓信馬援傳一首
- 憶昔浮江更涉淮,早秋天氣最佳哉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秋熱憶舊游二首
- 吾師太史公,江淮遍浪跡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謁南岳
- 京口丘都督,江淮第一人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漳州送王益統(tǒng)制謫歸時方收峒寇
- 疇昔留藩管,江淮擁帶襟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上葉侍郎十二韻
- 未復(fù)中原近守淮,前朝該輔只時來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答胡季亨
- 朱顏青綬憶秦淮,白鷺洲疑鰲駕來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答胡叔賢
- 濁涇不必羨清淮,社燕賓鴻任去來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答李達(dá)可
- 舟浮江海達(dá)于淮,不盡詞源袞袞來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答胡伯信
- 歸田初不隔江淮,底事新元未往來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嘉泰癸亥元日口占寄呈永和乘成兄
- 安流咫尺異逾淮,有興何妨疊棹來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答歐陽宅之
- 元和頌圣雅平淮,韓柳文章付后來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答胡仲威
- 楚蜀壯襟帶,江淮豐灌輸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九華葉子真賦汴吳兩都極陳治亂之原仍有詩用
- 過楚寒方盡,浮淮月正沈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送喻坦之下第還江東
- 天末去程孤,沿淮復(fù)向吳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久不得張喬消息(一本題下有有寄二字)
- 近署罹官謗,清淮綰郡章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故蘄州玉刑部閣老挽歌五首
- 漸夜深,月滿秦淮,煙籠寒水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鶯啼序 重過金陵
- 臺分金石,源鐘淮水,流慶無窮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朝中措·滿庭巖桂藹香風(fēng)
- 追配汾陽郭,臨淮李,掃妖孽,植顛仆,復(fù)疆宇,洗膻腥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六州歌頭·燧瑊勛業(yè)
- 巴蜀連年哭,江淮幾郡瘡? -- 出自宋·嚴(yán)羽·有感
- 淮山風(fēng)露底,曾賦幽尋。 -- 出自宋·張?jiān)伞つ钆珛伞撬沙趵?/a>
- 若倚江樓望清淮,為殷勤鄉(xiāng)國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滴滴金·澄溪暝度輕澌白
- 君不見真人奮淮北,金戈立掃氈裘色。 -- 出自明·王世貞·題仙巖文丞相祠
- 郎為茶客走江淮,虎窟留儂賣野柴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荊溪雜曲四首
- 今年放逐到長淮,萬綠時于夢中見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夢綠軒(有序)
- 梁宋回頭失,徐淮極目收。 -- 出自清·查慎行·渡黃河
- 霜館殘梨曉,風(fēng)淮水桂秋。 -- 出自宋·葉清臣·得請宣城府
- 風(fēng)雨放船不惡,淮南九月未霜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風(fēng)雨不止而夾岸黃花盛開偶成
- 邗溝帆席即長淮,鬢未霜時慣往回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游山陽十首
- 渤海兵戈靜,全淮版籍歸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壽丞相慶七十五首
- 去去勿重陳,秦淮對明月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送長兒盤赴金陵典斛
- 未舉江帆,早逢淮雁,問故人蹤跡。 -- 出自宋·陳瓘·醉蓬萊·問東州何處
- 近傳消息到江淮。 -- 出自宋·王庭珪·臨江仙·家住天門閶闔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