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在第6個字的詩句
淮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寒更夜徹防淮柝,曉舶晴翻出海旗。 -- 出自宋·周弼·送趙山臺赴江陰
- 曾芳草外思淮中,應海棠邊念蜀游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右司周昞仲亦用韻并和以謝之
- 前年涉險趨淮幕,去年舉剡甫及格。 -- 出自宋·趙孟堅·甲辰歲朝把筆
- 君王已奏平淮雅,猶自謙沖免會朝。 -- 出自宋·王同祖·元日
- 晚風來候過淮舟,閑上南徐多景樓。 -- 出自宋·王同祖·京口
- 書生已辦平淮表,先寄鹡鴒原上詩。 -- 出自宋·柴望·送監丞弟元亨參江陵閫
- 吳越兒童,江淮草木,七見元戎識姓名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沁園春·袞衣繡裳
- 是何人、尚秦淮門館,柳橋荷浦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法曲獻仙音
- 秋帆落日渡淮來,三杯酒濁憑誰勸。 -- 出自宋·汪夢斗·踏莎行·選得官歸
- 驛路垂楊暗,淮河新水平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送友游淮
- 酂侯辱械系,淮陰嘆藏弓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張子房
- 云中雞犬隨淮南,手攀桂樹歌小山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送劉煉師歸
- 吳地仍多潦,淮田薄有收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送楊剛中赴淮安教授
- 披緇受業在淮南,不覺流年七十三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贈羅漢院志遠上人
- 獨倚傾墻望淮水,殘僧絕影立移時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銅陵縣廢寺
- 竹亭難障隔淮塵,補種疏花幾樹春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王倅寄弟富池酒邊述興
- 浙客量鹽少,淮商販藥多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送劉漢老過蕪湖
- 雁聲哀怨極淮天,際晚驚呼雪打船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蘄城晚泊值雪
- 江天驅鳥雀,淮地迅鷹鹯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次李信州七十韻
- 好將今日平淮策,說與當年李溯聽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雪中有戲
- 暮濤凝雪長淮水,細雨飛梅五月天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渡淮
- 皖山插天翠,淮水到海平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送朱大卿歸龍舒
- 徐城洪盡到淮頭,月里山河見泗州。 -- 出自唐·陸暢·夜到泗州酬崔使君
- 登樓一南望,淮樹楚山連。 -- 出自唐·顧非熊·登樓
- 遙思耿不眠,淮南夜風雨。 -- 出自唐·裴夷直·揚州寄諸子
- 甸麥深藏雉,淮苔淺露魚。 -- 出自唐·張蠙·寄友人
- 洪流盤砥柱,淮濟不同波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河流
- 涼宵夢寐清淮月,永日徘徊玉樹陰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和穎川曹監軍
- 露白草猶青,淮舟倚岸停。 -- 出自唐·景池·秋夜宿淮口
- 楚廟繁蟬斷,淮田細雨生。 -- 出自唐·無可·夏日送田中丞赴蔡州
- 多情只有秦淮月,還照故宮焦土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摸魚子 鳳凰臺,次湯碧山教授韻
- 風云首護平淮表,日月中昏鎮海旗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舟過吳門感懷(二首)
- 白溝移向江淮去,止罪宣和恐未公。 -- 出自元·劉因·白溝
- 歲時荊楚,渺淮海、相望竹林清逸。 -- 出自元·程文海·酹江月 寄壽京山宣慰叔
- 半壁酸風,兩淮寒月,古今興廢。 -- 出自元·楊載·水龍吟 式古堂書畫考卷十八
- 今歲又、秋風淮浦。 -- 出自元·張野·賀新郎 淮上中秋
- 月明千里鎮淮樓。 -- 出自元·謝醉庵·臨江仙·白發壯心還未減
- 長陂云氣滿淮東,下隱蛟龍萬仞宮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高郵
- 江外無來使,淮南盡搗衣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思歸兼簡嚴八
- 愿得牽心渡淮水,勿畏風波作小傷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代煬帝寄內人曲
- 六朝舊跡秦淮畔,應感興亡聽水聲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送僧之金陵
- 堯云迷闕曙,淮雨破舟程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送給事俞學士知宣州
- 汶上朱轓寵,淮南白髮生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寄李端明獻臣
- 行行離恨苦,淮月一弦秋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送巢縣梅主簿
- 婉婉平蔡畫,淮西獲以依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讀韓文
- 童童戟纛開淮楚,奕奕圖書冠馬龜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荊□范侍郎挽詞三首
- 淑問端能繼,淮夷不足平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虞司理赴官辰州二首
- 紛紛劍客走淮濆,破虜紅袍海內聞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巴河
- 扁舟獨釣秦淮月,忽見當年眼中雪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蘇主管大礬山歌
- 眼看客子過淮南,春逐檣竿起江北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李知縣赴蘄州廣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