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在第4個字的詩句
淮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何為客淮東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植·盤石篇
- 蕭寺通淮戍,蕪城枕楚壖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送淮陰孫令之官
- 心斷入淮山,夢長穿楚雨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寒食節(jié)日寄楚望二首
- 識盡江淮諸貴人,歸來盧水一番新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王無咎善邵康節(jié)皇極數(shù)二首
- 只使江淮草,明年不作春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故少師張魏公挽詞三章二章
- 新釀秦淮鴨綠坳,旋熬粔籹蜜蜂巢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謝余處恭送七夕酒、果蜜食化生兒二首
- 慚愧臨淮李常侍,遠教形影暫相隨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喜五兄自泗州至
- 龜龍戀淮海,雞犬傍閭閻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開元觀閑居,酬吳士矩侍御三十韻
- 臥病同淮陽。 -- 出自南北·謝靈運·命學士講書詩
- 帶束江淮翠岫圍,掌窺臺殿碧鱗差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次韻曾仲躬侍郎同登伏龜二絕
- 籠月秦淮無舊曲,馳煙鐘阜有新移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重九獨坐玉麟堂
- 腸斷秦淮三百曲,船頭終日見方山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秦淮
- 至今秦淮曲,蜿若春蛇游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秦淮
- 塔燈落淮水,寺樓倚霜空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送江朝宗歸括蒼
- 淼淼長淮水,東西自此分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淮上送梁二,恩命追赴上都
- 落帆逗淮鎮(zhèn),停舫臨孤驛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夕次盱眙縣
- 上宰領淮右,下國屬星馳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途中寄楊邈、裴緒,示褒子(永陽縣館中作)
- 忽復隔淮海,夢想在灃東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答重陽
- 明月滿淮海,哀鴻逝長天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廣陵遇孟九云卿
- 中歲守淮郡,奉命乃征行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自尚書郎出為滁州刺史(留別朋友兼示諸弟)
- 今晨渡淮河,始覺非故宇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過淮河宿闞石有感
- 怪底秦淮一水長,幾多客淚灑斜陽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行宮
- 三年別淮水,一夕宿揚州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維揚驛
- 昔自長淮樹去帆,今從燕薊眺東南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上巳
- 為道兩淮兵定出,相公同作歃盟人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議糾合兩淮復興
- 漠漠長淮路,茫茫巨海濤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入浙東
- 上下荊淮劍氣雄,進擔全蜀凜英風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挽李制帥二首
- 擁旄出淮甸,入幕征楚材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酬裴員外以詩代書
- 如何江淮粟,挽漕輸咸京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正樂府十篇·農(nóng)父謠
- 兵繞臨淮數(shù)十重,鐵衣才子正從公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寄滑州李副使員外
- 南近清淮鱸鱖好,釣筒時問有潛吞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再次前韻四首
- 再涉長淮水,驚呼十四年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過龜山
- 放舟清淮上,蕩潏洗心胸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潁州留別二首
- 慚愧江淮南北風,扁舟千里得相従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舟次磁湖以風浪留二日不得進子瞻以詩見寄作
- 扁舟出淮汴,唯見江海碧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京師送王頤殿丞
- 令人思淮上,小舫藕如椽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食菱
- 車馬長淮路,貔貅細柳營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寄姚楚州
- 渺渺長淮路,秋風落木悲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淮上寄趙茂實
- 江水接淮水,扁舟去復回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淮上回九江
- 登艫眺淮甸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上潯陽還都道中作詩
- 徘徊清淮汭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紹古辭
- 漢家平淮書難續(xù),且仿齊梁鑄餅金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118
- 暫假臨淮東道主,每逃歌舞華筵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臨江仙·暫假臨淮東道主
- 目斷清淮樓上,心寄長洲坊里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品令·懷彼美
- 君不聞淮陰就縛何慨慷,解道鳥盡良弓藏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彭城三詠之三歌風臺詞
- 舟路江淮永,歲寒冰雪深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東畿舟居阻雪懷寄二三知舊三首之一
- 疑是秦淮口,扁舟醉夢中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廣津門東馬上
- 好去長淮北,殷勤訪故人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懷寄寇元弼王文舉十首之四登飛鴻亭
- 千里長淮北,東風破雪寒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送僧法印智因西上
- 弭楫秦淮尾,登臨殊興回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鍾山法云彥上人留中餐罷游草堂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