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在第3個字的詩句
淮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便當淮擬佩三印,并與文安遺子孫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贈淮西運干徐迫遠
- 底事淮鄉太遲晚,一犁新雨正開荒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徐伯遠無為道中
- 只今淮北望霓切,須煩伊傅資商霖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信陽和同官喜雨韻
- 欲識淮西真使者,一鞭追驥有詩翁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北去安豐
- 莫思淮海上,黑幟雜黃巾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次韻奉和平叔亭林至日之什
- 他年淮水東邊月,猶為登臨替落暉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鷓鴣天·天外秋云四散飛
- 江繞淮城,云昏楚觀,一枝煙笛誰橫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瀟湘夜雨/滿庭芳
- 潦倒淮山客,金臺五見秋。 -- 出自宋·劉著·病中言懷呈韓給事
- 送子淮南行,系舟江岸柳。 -- 出自元·倪瓚·送馬生
- 誰謂淮陽召,淮陽為寡恩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覽古四十二首 其十二
- 近報淮吳張柱國,樓船遣使聘嘉賓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送玉笥生往吳大府之聘兼柬國寶樞相賓卿客省
- 共說淮南王左相,開門下士日忘飡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贈王左丞(二首)
- 君到淮南明月夜,為問崔娘安否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金縷詞 送王季境還廣陵
- 一飯淮邊洗缽時,六時宴坐祗園樹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賦得獨樹邊淮送人之京
- 泊舟淮水次,津樹暗蕭蕭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夜泊淮陰
- 舊臥淮陽閣,今屯鄴下兵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寄趙憲副萬舉
- 君從淮海動威聲,燕趙乘春復此行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送楊侍御按真定
- 功成淮蔡應趨闕,路涉燕齊好待糧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上督府公生日詩(并序)
- 霜清淮浦闊,木落楚江空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答彭子沖
- 欲問淮王信,仙都即帝鄉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送徐秀才之吳
- 終逐淮王去,永拋浮世塵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謝人惠藥
- 人說淮南有小山,淮王昔日此登仙。 -- 出自唐·萬楚·小山歌
- 昨夜淮出好風月,為君中夕促瑤徽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舟行述懷寄公儀
- 傳擁淮源路,尊空灞水流。 -- 出自唐·韋元旦·餞唐州高使君赴任
- 羽化淮王去,仙迎太子歸。 -- 出自宋·袁瓘·惠文太子挽歌(睿宗之子岐,王范也開元十四
- 不隨淮海變,空愧稻粱恩。 -- 出自唐·張眾甫·寄興國池鶴上劉相公
- (任江淮尉題廳,《語林》) -- 出自唐·陸贄·句
- 殷勤淮北岸,鄉近去家遙。 -- 出自唐·楊凝·初渡淮北岸
- 紅糟淮白復脆美,佐之綠菘作吳羹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冬日示楊季若梁天機
- 豈惟淮陽一彈地,洪濤乃撼半乾坤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淮揚大水
- 解卻淮西印,輕為萬里游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送張景山知康州
- 從此淮禽相看喜,沙邊不復背公飛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送朱郎中得謝歸淮南二首
- 地與淮流絕,城連海氣昏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送同年張正臣赴海陵幕
- 為吏淮壖歲欻周,不如當日傲公侯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次韻酬禮之見贈
- 秦君淮海彥,文鋒雄太阿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送秦主簿赴仁和
- 八公淮水留丹灶,四皓商山余紫芝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和李方叔惠嵩山術煎松黃二首·右術煎
- 雁噭淮天如許長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減字木蘭花·九年離別
- 想見淮南秋盡、水如天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虞美人·從來強作游秦計
- 欲到淮南先一笑,蟹螯渾已飽新霜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發陳留寄智夫侄
- 貼貼淮不動,翻翻雁能鳴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發龜山先寄少馮亢之
- 月出淮天白,梅繁水國香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寄曾公卷
- 后夜淮南一杯酒,白頭付與菊花團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離朱方寄懷子和
- 要煎淮水作蟹眼,飯飽睡魔聊一醒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周介然所惠石銚取水瀹茶
- 傳語淮山元好在,初捐一笑與覉臣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至龜山先寄呂少馮
- 不奈淮南熱,遙知秋可憐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不奈
- 月明淮水空陳跡,山繞新亭有故墟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送胡伯逢之官金陵
- 前雪淮海燕,把酒欲輕舉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次韻
- 矧聞淮南音,眼中便鄉國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雁汊東守風四首
- 人言淮浙殊,得飽不汝較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張學錄韻十首
- 羞見淮鄉隱君子,紫芝黃獨老嵌巖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梁教授見貽韻五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