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在第2個字的詩句
淮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江淮未可嫌,遲晚聊自送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廣陵會三同舍各以其字為韻其一劉貢
- 過淮渾酒賤,出水白魚肥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南歸
- 江淮狂生知我者,綠百字銘其言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102
- 清淮鋪練,十二玉峰前,上簾櫳,招佳麗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弄珠英/驀山溪
- 長淮斷日風,浩若千里阻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留別龜山白禪老兼簡楊居士介
- 秦淮潮上扁舟發(fā),後日相思一書札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留別僧訥
- 江淮猶沸鯨鯢血,八十一車枉歸轍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彭城三詠之三歌風臺詞
- 江淮米價平,一舸去悠然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寄題栗亭縣名嘉亭
- 秦淮兩潮西復東,淮邊楊柳酣薰風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秦淮官柳二首之一
- 淮行役殊未已,京洛朋游安事尋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檥舟當?shù)礁圩?/a>
- 長淮如練楚山青,禹鑿招提甲畫屏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峽石寺
- 長淮亦已盡,寧復畏潮波。 -- 出自唐·崔顥·晚入汴水
- 長淮水未綠,深塢花已開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奉和滁州九詠九首·游瑯琊山
- 江淮一都會,游刃必多余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吳駕部知真州
- 清淮左長薄。 -- 出自南北·謝朓·和沈祭酒行園詩
- 江淮之茅三脊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周五聲調曲 羽調曲 四
- 江淮洶涌湖浙沸,駭骨成山連鬼锧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再用前韻
- 逾淮入大河,凄涼更難視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北上感懷
- 秦淮岸上青青草,想見繁霜未落時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秋日即事(八首)
- 越淮乘楚嶂,造江泛吳汜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自洪府舟行直書其事
- 長淮流不盡,征棹忽復舉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淮上別范大
- 江淮草木知名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柳梢青·爆竹聲收
- 清淮直上水連天,坐看高帆後復前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使風船
- 清淮行未盡,明日又前村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渦口
- 過淮風緊到洪澤,使人助我如臂肘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至靈壁鎮(zhèn)於許供奉處得杜挺之書及詩
- 涉淮淮水淺,泝溪溪水遲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江學士睦州通判
- 清淮始變醅猶薄,句水新來味更醇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正仲寄酒因戲之
- 臨淮使君有閑佚,長橋直度來莫遲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表臣河南庾署西軒
- 過淮逢絮鮆,泊岸采蘆蕨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朱表臣職方提舉運鹽
- 夜淮低激射,朝江上嵯峨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涂山
- 泛淮忌水大,我行浩以漫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隱淺挺之平甫來飲
- 清淮渺然去,白浪勢如奔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昭信淮上
- 映淮風月供吟筆,拱極星辰伴使車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送王司諫赴淮南轉運
- 向淮圻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江神子/江城子
- 秦淮潮水鍾山樹,塞北江南易懷土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芳儀怨
- 背淮轅楚過三吳,鐵軸膏輪每疾驅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正月十一四日西湖留別同舍
- 平淮一夢三十里,有日無風神所借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出清口
- 江淮游覽詩隨氣,鄉(xiāng)里推評實過名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挽王開叔
- 晚淮他夜月,離思共娟娟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送王庾
- 平淮分綠野,春樹接低天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春望
- 長淮煙波渺千里,悵望搔首山川長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秋風三首
- 汴淮水闊浮梁小,城郭霜晴寶塔高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泊舟都梁亭二首
- 長淮月高人語絕,惟有塔鈴鳴夜風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宿龜山寺下贈旻師
- 長淮清冬龍蜃螫,放舟出郭天宇寬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贈張嘉甫
- 長淮十日浪吹沙,春風正攪驪龍睡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次韻君復七兄見贈
- 長淮凍絕魚龍愁,哀鴻傍人飛不去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苦寒行二首
- 長淮杳杳接天浮,八月?lián)v衣南國秋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周氏行
- 寒淮千里群冰下,古岸枯槎黃葦枝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淮上觀冰下
- 長淮不斷水悠悠,樓下行人淮上樓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題壽陽樓二首
- 清淮奉使千馀里,敢告云山從此始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琴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