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在第10個字的詩句
淮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夕烽旁千徹甘泉,獨有淮東一臂全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壽崔帥卿七絕
- 梁園塵土著人腥,不似淮山照眼明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送張處士二首
- 曉陌攜籠去,桑林路隔淮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采桑
- 知他落日能多少,偏照淮南幾處山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句
- 每思肥羜心先寫,今見淮山眼自青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送鞠十二朝散將漕二浙
- 午橋別墅歸公手,早定淮西取白麻。 -- 出自宋·洪邁·王龜齡王嘉叟木蘊之同過小園用郡圃植花韻
- 揚州昨夜軍書至,說道淮安未肯降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
- 尋常只道西湖好,不識淮南是極邊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
- 太皇太后過江都,遙指淮山似畫圖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
- 不堪回首淚盈盈,萬里淮河聽雨聲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
- 青天澹澹月荒荒,兩岸淮田盡戰場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
- 青天淡淡月荒荒,兩岸淮田盡戰場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三十八
- 月溼江花和露泫,潮搖淮樹帶風悲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淮安水驛
- 掛冠如欲賦田園,一水淮鄉足閒曠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趙積中慈湖即事
- 今日相從非偶耳,掛冠淮浙好尋盟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富公權宗丞十站
- 一筇春色滿郊畿,彈指淮南迅若飛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送浮屠曇遠歸無為持缽
- 會見敵營如竹破,不應淮甸又兵加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次友人書懷
- 年時海山路,寒碧亂清淮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水調歌頭 高德輝生朝
- 十年羈旅鬢成絲,千里淮山信息稀。 -- 出自宋·劉著·送客亭
- 黃牛商,水牛商,驅牛渡淮道路長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牛商行
- 已聞艮岳無遺胤,況復淮淝有捷音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贈王左丞(二首)
- 李郭鄴城圍不下,裴度淮西手可唾。 -- 出自明·李夢陽·豆踠行
- 可憐一路青青色,直到淮南總屬官! -- 出自清·查慎行·官柳
- 閑吟一寄清朝侶,未必淮陰不拜侯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暇日寓懷寄朝中親友
- 莫將彩筆閑拋擲,更待淮王詔草看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送薛學士赴任峽州二首
- 流從鞏北分河口,直到淮南種官柳。 -- 出自唐·王泠然·汴堤柳(一本作題河邊枯柳)
- 誰知去郡遲遲意,猶逐淮波日夜東。 -- 出自宋·尹洙·舟次壽州寄濠州江鈞少卿
- 莫辭下馬尋云徑,前到淮西塵已多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白云道中
- 忽聞天外清歌發,云是淮邊曲宴開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九日上兵部
- 共引不算觴,傾瀉猶長淮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依韻答貫中見貽
- 昔時英杰未伸時,胯下淮陰尚俛眉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次韻答方晦之
- 筆力支傾岳,詞源瀉倒淮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依韻答公節
- 快過鄰墻無量酒,可奈淮楚如許寒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奉酬漢臣見簡之什
- 今年雪花大如許,已作淮南萬點梅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還山陽簡相之并示坰
- 北湖頭白得飽飯,故為淮南風月來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還山陽簡相之并示坰
- 春催江上紅梅發,雪喚淮南青子來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客有自南徐來者云戲梅已開作此
- 僧伽初不負先生,久辦淮山作衣缽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無著復欲去再作此留之
- 江南風雨余幾信,有底淮南春事遲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賈動之盍簪堂紅梅欲發作此問訊
- 飽知渭北黃花酒,不似淮南白雁秋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寄相之并示坰
- 行將北湖鬢,投老照清淮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九日過宋遇雨呈曾元矩并先寄呂少馮
- 白眉青眼見小阮,共臥淮山百尺樓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舟行對菊寄智夫侄
- 樹秀天通隴,山嬌客語淮。 -- 出自宋·劉望之·草堂
- 領略江山歸眼界,盡吞淮海入胸中。 -- 出自宋·尤袤·浮遠堂二首
- 天留孤巘岌青冥,約束淮流入汴京。 -- 出自宋·崔敦禮·探潮閣
- 南橘合嘉頌,為枳緣逾淮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王省干
- 歸自乘流留亦好,浙風淮俗總宜人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寓吳門十首
- 著書他日藏巖穴,或繼淮南大小山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玩鞭亭小詩韻
- 盍思遠邇商霖望,不但淮鄉有涸鱗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送張文昌帥豫章二首
- 人才雙立玉,筆勢各排淮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漕使張守二首
- 傾蓋回舟一再逢,向來淮左又江東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劉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