涕在第13個字的詩句
涕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晝號夜哭兼幽顯,早晚星關(guān)雪涕收?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重有感
- 人間歲月莽悠悠,老大悲傷只涕流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排悶
- 百年手澤存無幾,蟲蠹塵侵秖涕橫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曝舊畫
- 病起窗前發(fā)如雪,夜聞風(fēng)聲孤涕零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夜聞大風(fēng)感懷賦吳體
- 思舊故以想象兮,長太息而掩涕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遠(yuǎn)游
- 前旌一幅粉書名,行路知君亦涕零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河中使君修撰陸公挽辭三首
- 百年難盡此身悲,眼入春風(fēng)祗涕洟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宣州府君喪過金陵
- 彼皆勢極就煙埃,況汝命輕俟涕唾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王樂道烘虱
- 路傍老人憶舊事,相與感激皆涕零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平蔡州三首
- 獨行時欲強(qiáng)高歌,一曲未終雙涕灑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張屯田歸洛歌
- 雪中負(fù)土成先塋,感得路人雙涕零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題安成劉伯深爵瑞里報德堂上白爵圖
- 逢春便覺飄蓬苦,今日分飛一涕零。 -- 出自唐·杜秋娘·金縷衣
- 金貂見服嘉賓散,回首昭丘一涕零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春日憶湖南舊游寄盧校書
- 寒煤舒卷開云葉,清露沾流發(fā)涕潸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子瞻見許驪山澄泥硯
- 昔年詩卷駐精魂,強(qiáng)續(xù)狂游拭涕痕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190
- 我軍免胄乞死所,承制面縛交涕[氵夷]。 -- 出自宋·蘇舜欽·慶州敗
- 始疑荊軻渡易水,乃是湘妃夜涕零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蓬壺丁高士琴
- 延年不語望三星,莫說夫人上涕零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雜歌謠辭·李夫人歌
- 未緣狗監(jiān)知才思,端向牛衣無涕痕。 -- 出自宋·晁補(bǔ)之·送會稽關(guān)彥遠(yuǎn)罷官河北
- 今年寒食倍心寒,不獨松楸感涕潸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前人寒食
- 待君合抱相看歲,定是金城灑涕時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樹柳
- 斯文有屬不但爾,因公作詩我涕滂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贈翟公巽
- 古來萬事皆由命,何用臨岐苦涕漣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古別離
- 江邊游了斷腸句,漢殿逐臣流涕書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謁江華曾百里
- 彷徨何計救戢戢,出棄陌頭空涕泣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君莫惡行
- 老身獨殿諸人后,吟罷無端雪涕橫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哭孫季蕃二首
- 瀾湍石畔霜風(fēng)冷,行路無情亦涕洟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哭伯姊二首
- 潞公未得為全福,晚惜齋旄尚涕垂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戊午生朝和居厚弟五絕
- 不須更問相從舊,行道人之亦涕潸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徐子禮宗丞挽詞
- 近來霜重傷禾死,幾見民憂灑涕頻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見菊
- 黃金時節(jié)別且蘭,為感與情忍涕難。 -- 出自清·林則徐·已酉年九月自滇歸閩,同人贈言惜別,途中
- 鄉(xiāng)人分散幾流萍,長樂坡頭已涕零。 -- 出自宋·強(qiáng)至·岳廟齋宮與崔伯憲都官王正甫殿丞飲別二君各
- 嗟吁世路每如此,我常感激橫涕洟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簡潘義榮
- 難陪鳳嶺登高宴,且放牛山出涕辛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次韻學(xué)士重陽雪中見招不赴前后十六首
- 氈帳歸來眥欲裂,北望紫微湮涕血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劉忠顯挽詞
- 公嚴(yán)十襲我書榜,老臣追往空涕洟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林和叔侍郎龜潭莊
- 此生身世揶揄里,末路光陰泣涕前。 -- 出自宋·周文璞·病后
- 殷東陽守徒嗟惜,桓大將軍自涕洟。 -- 出自宋·馬廷鸞·謝吳直卿惠嘉樹篇
- 床前跪起各姝麗,為兒理發(fā)抆涕洟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題徐參議所藏唐人浴兒圖
- 長眉鬢發(fā)作凝血,空有君王潛涕洟。 -- 出自唐·鄭嵎·津陽門詩
- 琥車芝駕儼清秋,微雨侵宵助涕流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戊申年七夕五絕
- 西歸重按凌波舞,故老相看但涕零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明皇
- 時不與兮將柰何,仲淵仲淵勿涕流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寄李縵仲淵
- 罪今脫矣從頭白,病已安之用涕漣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再得崇道觀寄王左史
- 瘡痍未愈失呻吟,感激過深仍涕淚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雅去鵲來篇
- 朝起忽收故舊信,得此痛哭流涕書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讀陸逵常簿奏篇喜而賦
- 臣心未報空號慕,篘牧無知亦涕零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挽仁宗皇宗詞
- 傷心豈為幽冥負(fù),重為斯文一涕洟。 -- 出自宋·黎善夫·挽趙秋曉
- 西南人物惟公在,汝潁風(fēng)流只涕揮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再韻謝提舉蘇道山
- 同槃若覺風(fēng)味好,對客不知寒涕垂。 -- 出自宋·釋慧空·食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