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在第2個字的詩句
流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東流未到海,滔滔詎能休。 -- 出自元·王旭·止善堂
- 水流上滄海,人行止故丘。 -- 出自元·王旭·止善堂
- 風流賞音人去,縱朱弦、有曲為誰彈。 -- 出自元·張野·木蘭花慢 送柳湯佐之覃懷總管任
- 風流誰復如卿。 -- 出自元·衛德嘉·清平樂 題碧梧蒼石圖 珊瑚網名書題跋卷八
- 風流不減耆卿。 -- 出自元·衛德辰·清平樂 題碧梧蒼石圖 珊瑚網名書題跋卷八
- 風流。 -- 出自元·張可久·木蘭花慢 維揚懷古
- 風流。 -- 出自元·張可久·木蘭花慢 (原無調名茲據律補)重過吳門
- 水流遭火克。 -- 出自元·李真人·菩薩蠻·還丹水火將何作
- 下流不通無處止。 -- 出自元·潛真子·蘇幕遮 辯水源清濁,木金間隔
- 澗流應閉葉,山雨未開門。 -- 出自明·曹學佺·宿石頭庵
- 臨流歸夢促,安得涉江湖。 -- 出自明·曹學佺·泊舟大湘
- 橫流蕩蕩映行吟,獨慕尋碑巨海陰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壽汪憬吾六十
- 橫流插壇坫,強聒尊孤寄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壽林畏廬同年七十
- 九流匿腹雷聲出,萬象堆眉岳氣通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壽曾重伯六十
- 中流容與沙棠舟,舟中傲睨紫綺裘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題張起原舟中看山圖
- 溯流雙櫓健,搖月下西江。 -- 出自明·汪廣洋·過吳城山
- 上流風較穩,百丈不須牽。 -- 出自明·汪廣洋·灘行(五首)
- 中流容與數鷗鳧。 -- 出自清·沈曾植·西湖雜詩 之三
- 風流醖藉絕絢都,煉得身形似鶴癯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倪尚書生祠
- 清流并繞分三澗,翠竹相依住數僧。 -- 出自宋·張弋·廣教寺
- 水流花謝不關情,清溪空蘊詞人怨。 -- 出自當代·梁羽生·踏莎行 張丹楓
- 中流歌吹藹紛紛,水底魚龍不敢聞。 -- 出自明·沈明臣·長卿明府具樓船泛泖登塔同開之吉士履善長史
- 溪流涴涴石齒齒,夾岸桃花途遠邇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觀朱澤民所畫山水有感
- 東流弱水不勝塵,漢武樓臺空自陳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朝天宮觀方道士所畫三山圖(三首)
- 乃流辟雍。 -- 出自漢·班固·辟雍詩
- 臨流對回潮。 -- 出自南北·謝惠連·泛湖歸出樓中望月詩
- 東流之水西飛烏,今我不樂何為乎?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白甿歌
- 中流一塔影,遠樹萬家陰。 -- 出自明·唐順之·題金山寺與僧惠杰
- 風流俎豆自千秋,松風菊露梅花雪。 -- 出自明·張明弼·六賢祠
- 眾流江漸闊,百怪石如生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舟行
- 源流於其母,造化保太察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叔嘉叔平既斬衰祝之以詩
- 水流月不去,月去水還流。 -- 出自宋·薊北處士·和水月洞韻
- 綠流北面桃花中,書齋閑鎖塵蒙籠。 -- 出自宋·張詠·緝書齋
- 支流狂繞砌,叢葦品當欄。 -- 出自宋·張詠·效居會傅逸人
- 亂流橫掠野,殘日倒穿林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初憩河陽郡齋三首
- 其流雖涓涓,可道為江沱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寄弟會等
- 臨流不忍輕相別,吟聽潺湲坐到明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泥溪驛中作
- 渭流屈曲成大篆,書破野色為綠紙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游石甕寺
- 枕流固迂誕,籍糟徒落魄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斑石枕聯句
- 川流八桂末,地勢九疑余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寄梧守
- 環流隨郡暫,倒影動禪林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中湖
- 東流滿郭湖相似,塞氣侵入瘴自無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五湖亭
- 風流小謝千年外,解詠消愁更有人。 -- 出自宋·楊蟠·澄江亭
- 亂流不怕公無渡,絕險寧愁我所思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再次韻贈潘陽二君二首
- 風流故多奇,欲說非一言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再過溧陽縣見李侍御二首
- 江流過其下,渺渺去朝宗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嶺上見大江及匡廬諸峰
- 溪流終日伴人行,隔岸青山喚得譍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常山縣
- 瀆流連夜剪,澤草萬花新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四雪詩用前韻寓四字
- 風流故有諸孫句,絕妙都如幼婦碑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答劉正將
- 風流前輩似,膽備世人無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任安撫挽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