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在第2個字的詩句
流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淚流紅粉薄,風度羅衣輕。 -- 出自唐·田娥·寄遠
- 黃流凝夕裸,紫焰亙霄燔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郊禮慶成詩
- 鴻流遵積石,驚浪下龍門。 -- 出自唐·劉孝孫·早發成皋望河
- 九流參廣宴,萬宇抃恩隆。 -- 出自唐·許敬宗·奉和九月九日應制
- 毒流秦卒斃,泥糞漢田腴。 -- 出自唐·徐珩·日暮望涇水
- 川流徒漫漫,神理竟綿綿。 -- 出自唐·薛曜·邙山古意
- 歸流赴淮海,征帆下揚州。 -- 出自唐·盧僎·稍秋曉坐閣,遇舟東下揚州,即事寄上族父江
- 槎流天上轉,茅宇禁中開。 -- 出自唐·鄭愔·奉和幸上官昭容院獻詩四首
- 高流纏峻隅,城下緬丘墟。 -- 出自唐·房琯·題漢州西湖
- 風流與才思,俱似晉時人。 -- 出自唐·殷遙·送杜士瞻楚州覲省
- 風流誰代子,雖有舊無雙。 -- 出自唐·萬齊融·送陳七還廣陵
- 激流起平地,吹澇上侵空。 -- 出自唐·宋昱·樟亭觀濤
- 淺流通野寺,綠茗蓋春山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送陸士倫宰義興
- 風流有佳句,不似帶經鋤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送王正字山寺讀書
- 水流過海稀,爾去換春衣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送裴宣城上元所居
- 俗流實驕矜,得志輕草萊。 -- 出自唐·薛據·懷哉行
- 道流為柱史,教戒下真仙。 -- 出自唐·嚴維·中元日鮑端公宅遇吳天師聯句
- 中流何寂寂,孤棹也依依。 -- 出自唐·嚴維·秋夜船行
- 沿流如著翅,不敢問歸橈。 -- 出自唐·竇群·黔中書事
- 合流知禹力,同共到滄瀛。 -- 出自唐·呂牧·涇渭揚清濁
- 溪流潺潺雨習習,燈影山光滿窗入。 -- 出自唐·陳潤·宿北樂館
- 星流中使馬,燭耀九衢人。 -- 出自唐·王濯·清明日賜百僚新火
- 乘流喜得路,逢圣幸存軀。 -- 出自唐·丁澤·龜負圖(東都試)
- 水流亂赴石潭響,花開不知山樹名。 -- 出自唐·張南史·春日道中寄孟侍御
- 津流竹樹,脈亂山川。 -- 出自唐·張南史·泉
- 風流好吟醉,王謝有馀宮。 -- 出自宋·石延年·送鄭十學士戩通理越州
- 溪流婉轉樹蒙龍,復閣虛廊小徑通。 -- 出自宋·劉敞·安福院二首
- 汴流長恐日夜落,夜行愁殺刺船郎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汴河夜行
- 淚流添渭水,心折注江城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哭王仲密四首
- 渠流通潁派,窗列隔淮峰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寄題郭明府寺丞潁上西齋
- 風流雙腕轉凝酥,舞徹伊州汗有珠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坐客宋周士忽垂光和復用元韻答之三首
- 水流天欲動,舟急岸如奔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急棹趁吳門
- 風流傷別處,粉淚灑紅衣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行叟權秋掾比回正老以詩寄之因次韻奉和
- 風流不在金爐暖,自轉馀薰到錦囊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朱郎中以梅花衣香分惠諸君皆有詩謝依韻和之
- 濁流非猛激,無以頓澄明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奉答雅均途中見寄二首
- 汗流既浹體,蛟齒仍毒肥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奉和純甫秋扇
- 風流今盡矣,天理舊茫然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王子直挽詞二首
- 風流今有使君家,月明夜夜聞雙笛。 -- 出自宋·沈注·踏莎行·竹閣云深
- 風流千載無虎頭,於今妙絕推龍眠。 -- 出自宋·王詵·奉和子瞻內翰見贈長韻
- 水流情共遠,天闊望隨寬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和張二十五游白龍溪甘水谷郊居雜詠七首
- 風流江左并淮原,王氏衣冠不乏賢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和劉莘老贈王圣美三子侄補試太學聯中高等
- 風流未減蘭亭會。 -- 出自宋·葛勝仲·蝶戀花·風過漣漪紋縠細
- 野流晴袞袞,汀日淡涓涓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寄江仲嘉
- 涎流潑潑穿長蒲,夫人一笑呼與娛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又次竹枕韻
- 風流今屬公,我輩但逡巡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安國置酒敬簡堂分韻得柳暗六春字
- 中流發浩歌,月色在波底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同游岳麓分韻得洗字
- 泉流涓涓日循除,華表何時鶴來語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五士游岳麓圖
- 水流千澗底,樹合四時陰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由西嶺行后洞山路
- 原流知袞袞,誦讀聽瑯瑯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若海運使移節廣東賦詩贈別予每過若海諸郎誦
- 中流屹砥柱,過浪豈能傾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送外弟宇文挺臣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