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在第13個(gè)字的詩句
流在第一十三個(gè)字的詩句
- 相逢靚妝俊語,有舊家、京洛風(fēng)流。 -- 出自宋·王沂孫·聲聲慢·迎門高髻
- 勝集清游定何處,它年曲水記流觴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春日郊行和郭希魯二首
- 自是清陰能借潤,不應(yīng)積雨尚流寒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呂子梅題陳倅窗前新栽竹二首
- 老大不知追逐樂,卻因妍唱惜流年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秦壽之中秋玩月三首
- 崔嵬絕頂明積雪,崎嶇幽澗縈流泉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贈(zèng)堅(jiān)上人
- 坐令愁嘆變歡抃,千巖萬壑江流奔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信陽和同官喜雨韻
- 邇來焦槁遍區(qū)宇,黃金剌液膠流弩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子厚弟喜雨行贈(zèng)趙守端質(zhì)
- 流螢,蕭蕭散發(fā)到天明。 -- 出自宋·張?jiān)伞や较?/a>
- 尊前漫題金縷,奈芳情、已逐東流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聲聲慢·瓊壺歌月
- 詩酒功名殊不惡,個(gè)中未減風(fēng)流。 -- 出自金·段成己·臨江仙·走遍人間無一事
- 日月未知忙底事,東生又復(fù)西流。 -- 出自金·段成己·臨江仙·自笑荒才非世用
- 常見牡丹開候,獨(dú)占斷、谷雨風(fēng)流。 -- 出自元·趙秉文·滿庭芳 遺山樂府中附以上周泳先輯
- 直為邦畿須轉(zhuǎn)粟,也因江海念流萍。 -- 出自元·傅若金·聞張吏部督海運(yùn)歸詠懷奉簡
- 半醉歸來人共看,笑將金彈打流鶯。 -- 出自元·貢性之·暮春二首
- 何意遠(yuǎn)林饑獨(dú)鶴,若為幽谷滯流鶯。 -- 出自元·倪瓚·二月十日玄文館聽雨
- 憶昔開元王盛時(shí),海陵官漕米流脂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憶昔
- 黃金無方鑄髑髏,樓船夢過西流洲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大數(shù)謠
- 落花游絲白日長,年年它宅媚流光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蹋踘歌贈(zèng)劉叔芳
- 君不見佛郎獻(xiàn)馬七度洋,朝發(fā)流沙夕明光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題跋月山公九馬圖手卷為任伯溫賦
- 紅鸞翠鵲飛在地,香塵蹋蹋凝流脂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金谷步障歌
- 萬傾松風(fēng)落松子,郁郁蒼蒼映流水。 -- 出自元·耶律楚材·過陰山和人韻
- 怪底夜來難得寐,秋風(fēng)窗下繞流泉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月潭寺(二首)
- 學(xué)館林宮客不棲,千巖萬壑堪流涕。 -- 出自明·李夢陽·白鹿洞別諸生
- 碧塵縷縷暗香溝,湘粽床螢火流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宮詞一百首(并序)(錄五十首)
- 水怪從來畏鐵腥,十尋鐵棒壓流橫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琉璃河
- 卻憶故山深處立,綠蘿千樹叫流鶯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郡齋養(yǎng)疴呈醉樵內(nèi)史(二首)
- 荒店晨炊冷灶煙,忽聞五馬暫流連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楊林病榻羅果齋太守遠(yuǎn)訪(七十行戍稿)
- 兩家名藻雄吳下,品題未覺風(fēng)流亞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題夏仲昭竹寄陶良伯驥
- 陰山瀚海千萬里,此日桑河凍流水。 -- 出自唐·李昂·從軍行
- 楊葉樓中不寄書,蓮花劍上空流血。 -- 出自唐·李昂·從軍行
- 雨雪長疑向函谷,山泉直似到流沙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景龍觀送裴士曹
- 生下便知真夢幻,老來何必嘆流年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荊門勉懷寄道林寺諸友
- 夜深天碧松風(fēng)多,孤窗寒夢驚流波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風(fēng)琴引
- 有錢無錢俱可憐,百年驟過如流川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嘆昨日三首
- 采蓮女,采蓮舟,春日春江碧水流。 -- 出自唐·閻朝隱·相和歌辭·采蓮女
- 馬饑跑雪銜草根,人渴敲冰飲流水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琴曲歌辭·胡笳十八拍
- 別有闌干壓行路,看人塵土竟流年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和人題武城寺
- 燕支山下少春暉,黃沙磧里無流水。 -- 出自唐·屈同仙·燕歌行
- 古柳堤長,寒煙不起,波上月無流影。 -- 出自宋·沈邈·剔銀燈·一夜隋河風(fēng)勁
- 今對清樽看細(xì)雨,更搔短發(fā)數(shù)流年。 -- 出自宋·強(qiáng)至·長安上巳日對雨憶杭州
- 食箸不停資大嚼,免教饞吻鎮(zhèn)流涎。 -- 出自宋·強(qiáng)至·謝徐屯田惠海味
- 樂事恍如初覺夢,年光撇若迅流波。 -- 出自宋·強(qiáng)至·依韻和答公諤郎中冠氏道中偶成
- 歸漾彩舟歡意在,還延賓從盡流霞。 -- 出自宋·強(qiáng)至·和司徒侍中壬子寒食會(huì)壓沙寺詩二首
- 萬里浮云卷壯圖,空余江水東流海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游先主祠堂置酒
- 猶有故時(shí)從事在,銀鉤仍落小流沙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謝曹公善酒
- 東郭枝頭玉雪明,下有清淺溪流橫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次韻伯承見簡探梅之什且約人日同游城東
- 草木盡兮糞土委,聞高風(fēng)兮汗流趾。 -- 出自宋·崔敦禮·北山之英
- 一自黃堂沉醉后,至今追憶尚流涎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寄郢州崔守八首
- 旱氛兮炎浮,地毛焦兮金石為流,龍不來兮殷憂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送龍辭三章
- 共說颶頭前夜作,幾人莆網(wǎng)罣流尸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定海甲寅口號七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