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在第13個字的詩句
流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春來遠近不可問,冷碧先歸在流水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送吳秀才
- 長松桀柏枝嵬砢,中畫一道如流泉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丹霞洞
- 客舟泝河西北行,日夜似與河流爭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泝河
- 舊邦往靖寄揮塵,新谷來輸付流馬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送程公辟使江西
- 東望海波蒼茫浩渺無所極,高流洪濤黯風色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海仙歌
- 覺全晉山河,風聲習氣,未減風流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木蘭花慢·對西山搖落
- 同郡某郎獨華腴,且以文采風流自名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江梅引 泰和中,西州士人家女阿金,姿色絕
- 信柔櫓,嘔啞撥魚衣,分燕尾溪流,赤欄橋外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洞仙歌·謝娘春曉
- 戲泛金船到海涯,暗隨海水度流沙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華陽吟三十首
- 遠草將人雙眼行,飛花誤蝶乞流鶯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春風四首
- 一聲四海改昏蒙,雨陣所至川流洪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木郎祈雨咒
- 黑山山下鬼窟里,背曲頭垂口流水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萬法歸一歌
- 十有四拍兮涕淚交垂,河水東流兮心是思。 -- 出自魏晉·蔡琰·胡笳十八拍
- 西望積石接崆峒,白龍擘石窺流潀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題群龍圖
- 君不見吳山削成三百尺,上有流泉發(fā)蒼石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舊在杭時為冷起敬賦泉石歌亂后失之今起敬為
- 將軍金甲箭攢猥,戰(zhàn)士鐵衣汗流雨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贈杜安道
- 銀燭金杯映綠紗,空持傾國對流霞。 -- 出自近代·蘇曼殊·東居 十三
- 原隰經(jīng)霜蕙草黃,塞鴻消息怨流芳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鐘陵道中作
- 消磨世上名利心,澹若巖間一流水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贈野老
- 已能舒卷任浮云,不惜光輝讓流月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明河篇
- 罷卻名場擬入秦,南行無罪似流人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贈友人罷舉赴交趾辟命
- 誰賦紅綾小砑,因飛絮、天與風流。 -- 出自宋·李之儀·滿庭芳·花陌千條
- 粉署可憐閑對此,唯令碧玉泛流霞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雜言和常州李員外副使春日戲題十首
- 月帔飄飖摘杏花,相邀洞口勸流霞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戲贈張煉師
- 合在深崖齊散術,自求滄海點流萍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寄懷華陽道士
- 松徑隈云到靜堂,杏花臨澗水流香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王先輩草堂
- 猶憶故山欹警枕,夜來嗚咽似流泉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和襲美木蘭院次韻
- 無端后圣穿鑿破,一派前導千流隨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江湖散人歌
- 竹下忘言對紫茶,全勝羽客醉流霞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與趙莒茶宴
- 沙尾長檣發(fā)漸稀,竹竿草屩涉流歸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荊門歌送兄赴夔州
- 彭郡宗盟,屏山德裔,儒科聞望流傳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庭芳·彭郡宗盟
- 透關神水,鉛汞過三峰,返復周流八脈,戊已煉、陰虎陽龍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庭芳 案此下原有滿庭芳真鐵牛兒一首,據(jù)
- 日魂月魄,摶歸爐鼎,真氣自然流聚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永遇樂·學道修心
- 彩羽飛星,紅心破日,勝集總名流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少年游·新竿界斷一天游
- 越娘墓下秋風起,脫葉紛紛逐流水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詩三首
- 是時門前大桐樹,爛漫紫萼啼流鶯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韓玉汝太傅知洋州三首
- 煮之桉酒美如玉,甘脆入齒饞流津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文惠師贈新筍
- 蕭蕭風雨滿長溪,一舸翩然逐流水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花娘歌
- 赤泥坼封傾瓦盎,母妻共嘗婢流涎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李審言遺酒
- 其余數(shù)子安可存,紛然射去如流矢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鄴中行
- 而今撫卷跡已陳,唯有漳河舊流水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鄴中行
- 恰是扁舟堪入處,鴛鴦飛起碧流中。 -- 出自唐·朱慶馀·過耶溪
- 正是停橈相遇處,鴛鴦飛去急流中。 -- 出自唐·朱慶馀·采蓮
- 欲到前洲堪入處,鴛鴦飛出碧流中。 -- 出自唐·朱慶馀·榜曲
- 國亡家破一身存,薄命如云信流轉(zhuǎn)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芳儀怨
- 不然安得江南之山踴躍出,中流浮玉猶崷崒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和縉云守關彥遠浮山作
- 為兒搏飯兒安嬉,寧三月暖猶流凘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揚州被召著作佐郎自金山回阻冰效退之陸渾山
- 人定忽聞鐘不嗄,飲香休問水流西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丙寅十月游南華
- 嚬呻奮迅左右雇,櫪馬悲鳴汗流水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觀弄獅子
- 越人哀君楫迎汝,呼聲動地汗流雨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端午觀競渡曲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