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在第13個(gè)字的詩句
流在第一十三個(gè)字的詩句
- 描入畫圖收取去,故人相對飲流霞。 -- 出自宋·郭思·秋日游合江戲題之亭上
- 有過中秋色尚鮮,賞心未厭惜流年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十七日夜當(dāng)可同去非觀月而子儀進(jìn)道與仆皆不
- 仙人一去不可見,洞天春晚花流遠(yuǎn)。 -- 出自宋·果老·大滌洞天留題
- 欲洗積年塵土恨,重來大滌訪流泉。 -- 出自宋·韓松·游洞霄
- 誰引人來問消息,只緣山外有流聲。 -- 出自宋·胡宏·和韓叔夏碧泉
- 回首七香車上客,大家歸去莫流連。 -- 出自宋·胡宏·吳承遠(yuǎn)譏登山
- 青鞋黃帽侵晨起,杖策徐行聽流水。 -- 出自宋·胡宏·圃景大吟呈伯氏
- 天淡瀟湘南北家,花隨流水水流花。 -- 出自宋·黃今是·漁父醉
- 會到諸峰最上頭,俯看萬壑爭流處。 -- 出自宋·黃彥平·驟雨宿香步
- 才到松陵即是家,便須洗盞泛流霞。 -- 出自宋·黃由·盤墅·聯(lián)德堂
- 風(fēng)煙席卷巖穴開,澗花縈回水流左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香山示孔處厚
- 莫道君家燕長物,案頭燈火有流螢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自然詩
- 滿路煙花畫不成,棲桐佳致古流名。 -- 出自宋·江白·等法院
- 曾為皇唐黎瑞應(yīng),得于炎宋保流傳。 -- 出自宋·康孝基·寄題神山縣玉兔寺
- 有時(shí)花帽賓客前,清辯傾倒如流泉。 -- 出自宋·樂備·比同彥平謁希顏千里昆仲千里留醉短項(xiàng)翁彥平
- 文章爾雅向歆上,標(biāo)致風(fēng)流晉流間。 -- 出自宋·黎伯元·挽趙秋曉
- 別愁常亂空中絮,年光付與東流水。 -- 出自宋·李復(fù)·惜花謠
- 投鞭清盥且展簟,明日去酌北流泉。 -- 出自宋·李復(fù)·下鐵礓嶺望秦川晚宿九谷
- 前日一樽窮樂事,今朝千里感流年。 -- 出自宋·李復(fù)·次韻呂元多給事嘉川驛來詩
- 還似武夷高會日,骨凡猶幸醉流霞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和王刑部游仙都觀
- 我獨(dú)凍坐還歔欷,長官打人血流地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伐桑嘆
- 碧玉山頭碧玉泉,琤琮聲裹數(shù)流年。 -- 出自宋·李似權(quán)·記夢
- 黿鼎大夫徙染指,曲車公子謾流涎。 -- 出自宋·李之純·真味堂
- 休笑空門長寂寂,近時(shí)地上也流錢。 -- 出自宋·李自中·題南康縣山寺
- 共坐欄邊日欲斜,更將金蕊泛流霞。 -- 出自宋·林昉·答黎教授
- 石廩峰高直插天,芳名耿耿舊流傳。 -- 出自宋·林用中·石廩峰次敬夫韻
- 仙掌金莖吸露華,西涼蒲萄勝流霞。 -- 出自宋·劉閬風(fēng)·壽胡運(yùn)使
- 腳跡肯隨權(quán)要出,頭銜寧與濁流同。 -- 出自宋·劉應(yīng)鳳·挽羅榷院子遠(yuǎn)
- 金鴨香燒午夜煙,空彈寶瑟怨流年。 -- 出自宋·柳桂孫·杜鵑花
- 高樓夾路凌云起,瑣窗鸞柱彈流水。 -- 出自宋·盧郢·殘絲曲
- 我時(shí)起坐一喟然,推窗孤月方流天。 -- 出自宋·歐陽守道·題興善院凈師月巖圖
- 散作楷模爭寶惜,永刊金石共流傳。 -- 出自宋·潘慎修·禁林讌會之什
- 蘋末風(fēng)休飛閣深,亭亭日御漸流金。 -- 出自宋·錢惟濟(jì)·苦熱
- 天下四時(shí)秋最慘,況於人世尚流離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秋興
- 但能勿使旦書牿,天理觸處盡流行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視夜
- 羨殺烏棲深樹穩(wěn),豆花籬落花流中。 -- 出自宋·區(qū)仕衡·雨中
- 新綠溝塍鳴布谷,亂紅庭院著流鶯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上明州高守喜雨
- 滿目風(fēng)光無限好,笑呼銀盌酌流霞。 -- 出自宋·釋大觀·頌古十七首
- 少室山前風(fēng)過耳,九年人事隨流水。 -- 出自宋·釋道顏·頌古
- 三十二應(yīng)不思議,十四無畏如流水。 -- 出自宋·釋道顏·頌古二十首
- 尺水便能翻逆浪,侭教人薦截流機(jī)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性·付凈徹首座竹篦
- 參透西來鼻祖禪,乘時(shí)東去廣流傳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(yuǎn)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海變桑田數(shù)莫窮,幾回高掛逆流中。 -- 出自宋·釋了惠·古帆
- 酷暑如焚不易禁,炎炎赫赫欲流金。 -- 出自宋·釋了樸·偈頌三首
- 山僧官差不自由,只得隨流入流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寧·偈頌四十一首
- 不可作佛法商量,不可作世諦流布。 -- 出自宋·釋如珙·偈頌三十六首
- 一條古路生荊棘,更無佛法可流傳。 -- 出自宋·釋如珙·送真藏主
- 忽然一陣秋風(fēng)吹,吹作秋云送流水。 -- 出自宋·釋如凈·偈頌十八首
- 父子至今俱不了,江湖波浪錯(cuò)流傳。 -- 出自宋·釋如凈·頌古五首
- 達(dá)磨當(dāng)年無板齒,祗應(yīng)特地過流沙。 -- 出自宋·釋玿·偈頌九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