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在第13個(gè)字的詩句
流在第一十三個(gè)字的詩句
- 堪嗟玉雪綴空條,可奈芳蕤逐流水。 -- 出自宋·周文璞·行歌四首
- 自從不見半年馀,每望吳云輒流涕。 -- 出自宋·周文璞·贈(zèng)趙子野歌
- 神君廟食與畫像,千古萬古當(dāng)流傳。 -- 出自宋·周文璞·瞿塘神君歌
- 題評(píng)倚重南軒翁,瞻相如瑟黃流瓚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多勝亭
- 乞與東風(fēng)一吹送,偃松猶及共流觴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施明可自湘潭還霅川以詩編相示摘其中重陽一
- 乞得歸間來叩戶,摘將青子薦流霞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三衢道士鄭自得即天慶寮舍種梅疏池小亭扁日
- 地紀(jì)已占江渡馬,天心定見屋流鳥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宮詞一百首
- 十里西涼憶如意,百年南國比流梭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聞韓正倫檢正掛冠感嘆故交悵然久之偶成三首
- 銀潢直下洗戈甲,坐看九陌狂流奔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餞紫微高侍郎朝天
- 鬃頹毛落雙膊高,引領(lǐng)皮穿眼流血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太行道
- 袖中琲琲輝且圓,琤琮落筆如流泉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唐許渾烏絲欄詩真跡贊
- 錦帳星郎油壁車,紫微花下醉流霞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約客春波督參劉郎中方赴高紫微之集道間相值
- 云路鳴琚傳奏簡(jiǎn),天街?jǐn)S火度流鈴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設(shè)醮太平宮竣事呈偕行諸君二首
- 他日兒孫須鼎貴,燕山陰德勝流傳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挽致政朱司戶二首
- 吾祖方平至君家,絲麟談笑酌流霞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蔡實(shí)甫能酒而道中無可口者見其吻噪成長(zhǎng)篇戲
- 記分野三臺(tái),家山雙闕,孕秀名流。 -- 出自宋·張榘·木蘭花慢·豆花輕雨霽
- 一陰一陽分動(dòng)靜,江河山岳判流峙。 -- 出自宋·張榘·題劉直孺拙逸軒
- 老紅落盡蒼苔院,萬物隨時(shí)自流轉(zhuǎn)。 -- 出自宋·張榘·題錢則父凜對(duì)軒軒有老檜奇甚
- 巧拙豈關(guān)今夕事,奈癡兒、呆女流傳謬。 -- 出自宋·宋自遜·賀新郎·靈鵲橋初就
- 歲月從今休點(diǎn)檢,江湖自古多流落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滿江紅·借問如何
- 退靜處而莫我知兮,老冉冉其流連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李三朝奉哀詞
- 因此冰炭癡兒腸,仿佛肖象祈流光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題魁星
- 墜網(wǎng)重腮鱸已鮮,莼絲牽葉又流涎。 -- 出自宋·周弼·菰菜
- 徑草散香迎過屐,砌花分影蔭流杯。 -- 出自宋·周弼·秀野
- 此胡蠶食諸戎盡,云擾中原野流血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記十五日夜星犯月
- 堪笑舟人詫春漲,泝流難及順流回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連日過灘
- 披香閱紅會(huì)花趣,工與造化相流通。 -- 出自宋·趙崇嶓·畫花歌與曾舜賢
- 屋頭綠暗勃姑啼,柱礙朝朝汗流出。 -- 出自宋·趙孟堅(jiān)·采桑曲
- 問纏腰跨鶴、事如何,人生最風(fēng)流。 -- 出自宋·陸叡·八聲甘州·問纏腰跨鶴
- 師道自居吾豈敢,所期竹帛遠(yuǎn)流行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子先宗友試蘭省送以小詩
- 舊事蘭亭好拈出,婆娑溪曲共流杯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登峽山疾風(fēng)甚雨
- 臥到夕陽暑力軟,歸趁潮平柁流轉(zhuǎn)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河南掃松訪古勝寺不遇主僧
- 桂菊風(fēng)香造榜天,門標(biāo)捷幟地流錢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書龍頭義約簿二首
- 出郭尋芳作野行,巖高墅曠水流聲。 -- 出自宋·章謙亨·祖教寺
- 明蟾寫真銀散彩,騰烏弄影金流輝。 -- 出自宋·衛(wèi)宗武·新暑賦西軒竹
- 屈指西風(fēng)涼意近,且拚劇飲管流年。 -- 出自宋·吳勢(shì)卿·壽王通判五首
- 錢翁摹此悅生意,我獨(dú)觀之暗流涕。 -- 出自宋·王淮·錢舜舉畫花石子母雞圖
- 興來一石未能醉,劇飲數(shù)斗口流涎。 -- 出自宋·柴望·塞下行贈(zèng)韋士潁歸鄂渚上江陵謁閫相
- 歡絳紗、玉臂封時(shí),何期掩、夜泉流恨深。 -- 出自宋·石正倫·綺寮怨
- 等是當(dāng)年名御史,到今百世又流芳。 -- 出自宋·王義山·謁申屠御史
- 何當(dāng)雪月交光夜,與君重約醉流霞。 -- 出自宋·王義山·座間分韻得道字
- 上苑韶光隔鳳城,十分春事屬流鶯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聚景園
- 星星有語說未已,夕陽西去東流水。 -- 出自宋·何夢(mèng)桂·和仙詩友鶴吟
- 不氈不被老希夷,山上白云霞流水。 -- 出自宋·何夢(mèng)桂·和蛟峰先生熟睡吟
- 總把芳辰誤,念紗窗深靜,冰簟流光。 -- 出自宋·黃廷璹·憶舊游·乍梅黃雨過
- 左開毓粹右觀德,燈球燦爛交流星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祖庭觀丁歌
- 自是后人無遠(yuǎn)識(shí),不知遺臭與流芳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題陶鍬二賢祠
- 乘興著我扁舟,山陰夜色,渺渺流光溯。 -- 出自宋·黃公紹·念奴嬌·山圍寬碧
- 芳草岸、彎環(huán)半玉,鱗鱗曲港雙流會(huì)。 -- 出自宋·黃公紹·鶯啼序
- 劃爾掀波似轉(zhuǎn)雷,居然入室如流汞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甲午孟夏祝公輔道過山中遂偕如上饒赴孟史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