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在第8個字的詩句
泰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百折彌堅,一窮終泰,不容終結(jié)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水龍吟 飛卿系出將種,予官燕趙時相識。讀
- 強詠無好懷,敢與泰娘比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題劉聚卿枕雷圖
- 空參堯壤末,試頌泰階平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郊報紀事奏御
- 徒慚下里曲,仰頌泰階平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次韻和張丞相攝南郊喜王畿大稔
- 還生王國佐,來煥泰階符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集賢張相國誕辰頌德十韻
- 皇杯頻矚勸,應(yīng)為泰階平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正月望夜侍宴宣德門呈昭文富丞相
- 二子磊落頗驚俗,泰山石介更過之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乙亥冬富春先生以老儒醇師居我東齊濟北張泂
- 未登宸極定,忍見泰山頹。 -- 出自明·方孝孺·懿文皇太子挽詩八章
- 慶歷元臣后,勛名泰華主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挽處士富公二首
- 昔我先君子,期公泰茹連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挽知軍劉公三首
- 素琴無弦心自彈,泰高高水潺潺。 -- 出自宋·陳尚文·題江國錄先生石室
- 周頌岐陽鼓,秦銘泰岳碑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康總管慶之和碑字韻二首
- 明甚奎文揭,堅能泰岳搖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前參政浙西廉訪徐子方得代送別三十韻
- 問之果何往,往陟泰山巔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再送王圣俞戴溪
- 君居予昔至,古鄆泰山隈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送李顯之
- 圣功不是尋常事,泰華高寒滄海深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仲和親迎慈溪
- 手摘星辰近,名登泰華齊。 -- 出自宋·呂聲之·和王子寬韻
- 錢唐六十年,帖帖泰山措。 -- 出自宋·彭龜年·送楊誠齋赴江東漕
- 目力未應(yīng)論近遠,泰山之本只秋毫。 -- 出自宋·史堯弼·乙丑中秋與山僧?dāng)?shù)輩自虎邱靈巖泛太湖登洞庭
- 式歌且謠拜手乞,泰山云,勿紆郁。 -- 出自宋·史堯弼·大海水
- 共樂升平,同歌道泰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偈六十三首
- 老洞山玷辱宗風(fēng),泰首座埋沒自己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巖·偈頌二十五首
- 天清地寧,時康道泰。 -- 出自宋·釋曇華·偈頌六十首
- 夢奠何可攀,頹然泰山小。 -- 出自宋·釋永頤·和韓澗泉韻題周仙山楹
- 天下倚公心更切,泰山宗社在垂紳。 -- 出自宋·宋伯仁·賀游先生再入元樞
- 九扶漢鼎賴元動,泰道宏開萬象新。 -- 出自宋·宋理宗·李璮歸國
- 蕓蕓生物遂,兩兩泰階平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太皇太后合春帖子六首
- 十年休佚養(yǎng)沖氣,泰宇充茂心欣嬉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次韻王宣徽太尉耆年會詩
- 寒凝一雨成飛雪,泰長三陽應(yīng)上坤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次韻禱雪有感
- 兩忝臨潢使,俱逢泰疇祠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某兩使遼塞俱值郊禮之歲今以至日到北帳感事
- 心地一朝收汗馬,泰山萬仞等秋毫。 -- 出自宋·陶夢桂·次韻毛幼聲
- 雅樂聞琴瑟,相因泰昊前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省題泰帝鼓瑟
- 天不祚漢星墜營,泰階或坼中臺星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贈姚星士
- 門近滄浪水,堂深泰華蓮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慈感寺
- 矧今耆俊莫如公,泰內(nèi)君子上下同。 -- 出自宋·趙必象·錢實齋趨朝
- 廿載承恩侍九重,泰階玉燭喜遭逢。 -- 出自宋·趙子潚·早朝十絕
- 萬方陶美化,渾在泰和中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太廟樂章·皇帝閣六首
- 看東坼滄溟,西瞻泰岳,南控營丘。 -- 出自·曹伯啟·木蘭花慢 壽郝仲明益都人
- 虜血橫吞直指燕,泰垣心腑礻受方纏。 -- 出自明·何允泓·讀岳忠武傳四首(庚申歲)
- 翩翩騎白鹿,言上泰山頂。 -- 出自明·黃肅·仙人篇
- 猗嗟嗟,松柏蕭蕭泰陵樹。 -- 出自明·黃佐·思悲翁一章十句
- 子胥墓下但白楊,泰伯祠前空綠草。 -- 出自明·劉績·送王廷桂還姑蘇
- 氣橫東南動光彩,泰山風(fēng)雪衡山煙。 -- 出自明·劉溥·賦得貞松壽姑蘇張繼孟八十
- 風(fēng)霆氣震隨闔辟,泰華壁立無偏欹。 -- 出自明·劉崧·憶昔行美達監(jiān)州
- 朐岡之游亦何有,泰岱云松落吾手。 -- 出自明·陸粲·朐岡行贈遲戶部兼簡馮汝強伯仲
- 四海為家元不異,泰山之封七十二。 -- 出自明·馬汝驥·邵園行
- 豐稔早占種稑種,泰和端葉地天爻。 -- 出自明·倪岳·弘治紀元戊申二月十三日侍從親耕籍田用程學(xué)
- 遼水旌旗余殺氣,泰山松柏已高墳。 -- 出自明·尹耕·秋興八首
- 新觀玉歷識正初,泰運三陽藹帝居。 -- 出自明·朱讓栩·擬古宮詞一百首
- 燕塞河山天下險,泰陵恩德眾心同。 -- 出自明·朱應(yīng)登·秋興(二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