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在第7個字的詩句
法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所恨二王無巨法,多少東鄰擬西子。 -- 出自宋·趙孟堅·里中康節庵畫墨梅求詩因述本末以示之
- 從頭總是湯楊法,拚下工夫豈一朝。 -- 出自宋·趙孟堅·康不領此詩又有許梅谷者仍求再賦長律
- 此輩生身已麗法,尚何智慧靈諸幽。 -- 出自宋·趙孟堅·斬偶行
- 霜毛垂半頂,說法國王前。 -- 出自宋·儲泳·悼古鏡果佛慧法師
- 吾宗叡圣所宜法,如圭如璧揚休聲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墳院新篁
- 醉吟有樣猶可法,隨處可留無不留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和張石山古風約郊行
- 賴有治齊清凈法,宏開壽哉海沂康。 -- 出自宋·吳勢卿·壽王通判五首
- 嚴于三尺古來法,寬以一分天好生。 -- 出自宋·王義山·餞怡齋胡憲使
- 人物東都令,句法晚唐詩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水調歌頭·桃李河陽縣
- 死灰枯木都非法,但讀吾儒一字經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贈術士姚有應自號通靈心神仙口
- 或寫閒逸句,句法如天成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贈霆伯侄
- 舊像人所祠,新法人所攻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念昔游四首
- 紙灰飛作滿山法,倚遍靈丘暗愴神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省墳
- 當初不學古兵法,到了翻成霸罪人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霸王廟
- 金鼎莫傳添汞法,墨池且問太玄書。 -- 出自宋·文及翁·次回仙韻
- 人品分中下,教法初無異。 -- 出自宋·牟巘·次史德載韻示諸孫
- 學徒免隸夫征法,官品寧輸戶役錢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和山房夾谷僉事韻二首
- 得醫為倉扁,得法為軌革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贈術士邵易庵
- 規規一世士,禮法自繩糾。 -- 出自宋·蒲壽宬·和博古直五首
- 泉鮮水活別無法,甌中沸出酥雪妍。 -- 出自宋·蒲壽宬·登北山真武觀試泉
- 今來豐屋士,文法困繩紐。 -- 出自宋·蒲壽宬·書草屋壁
- 陣分八勢演古法,操弓挾矢動有儀。 -- 出自宋·蒲壽宬·送劉童子試藝天京
- 眼前富貴須看法和,吾將老矣行且休。 -- 出自宋·柴元彪·擊壤歌
- 又見生公重說法,祖師巖下草長春。 -- 出自宋·柴元彪·游璩源寺和韻
- 戶禮與刑兵,上法天時四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贈王典史五首
- 自從大道裂,教法日益殊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贈王典史五首
- 君不見鐘侯書法亦大奇,下穿墟墓求其師。 -- 出自宋·王易簡·詠保母帖
- 若問我修何妙法,不離身內汞和鉛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我今學得長生法,未肯輕傳與世人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有人問我修行法,只種心田養此身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絕句
- 有人問我修行法,遙指天邊日月輪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絕句
- 三宮自有回流法,萬物那無運用方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別詩二首
- 詩材親子建,字法邁公權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次李信州七十韻
- 大抵久長同佛法,此心何處不瞿曇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呈楚南僧
- 掌中訣是眼中法,天上仙為地上翁。 -- 出自宋·張明中·贈楊山人
- 書生若得君醫法,醫國還同反掌間。 -- 出自宋·張明中·活人
- 峻專劇郡,榮登法從,光生堯殿。 -- 出自宋·真知柔·水龍吟·碧霄彩旆垂鈴
- 安禪即方丈,演法皆寂滅。 -- 出自唐·李深·游爛柯山四首
- 晝游有嘉話,書法無隱辭。 -- 出自唐·楊於陵·和權載之離合詩
- 文章機杼有家法,睥睨云漢思高飛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留獻之初得孫
- 剃頭未必知心法,要且閑于名利人。 -- 出自唐·韋蟾·題僧壁
- 除卻陰符與兵法,更無一物在儀床。 -- 出自唐·曹唐·哭陷邊許兵馬使
- 展經猿識字,聽法虎知非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寄翠微無可上人一作無學禪師
- 多少學徒求妙法,要于言下悟無生。 -- 出自·李中·訪廬山歸章禪伯
- 宋道平平,莫如法天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圣號雅二篇
- 法界即無邊,一法普遍該。 -- 出自唐·豐干·壁上詩二首
- 彌天稱圣哲,象法初繄賴。 -- 出自唐·靈一·安公
- 與師雖別久,于法本相親。 -- 出自唐·棲白·送造微上人游五臺及禮本師
- 外做四肢安樂法,內觀五臟倒顛因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望蓬萊·修練事
- 為甚得通三一法,都緣悟徹五千言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望蓬萊·能下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