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在第13個字的詩句
法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如君材具豈多得,合侍明光參法從。 -- 出自宋·何耕·虛舟
- 臨岐大愧無相贈,聊寫蕪詞示法門。 -- 出自宋·胡宏·別吳衛道
- 人言寧飲建業水,陶公不污彭法米。 -- 出自宋·黃彥平·彭澤懷古
- 恬和端潔及虛明,六妙均融道法成。 -- 出自宋·晃逈·心禱六符詩
- 老龍收雨藏香缽,野鶴聽經繞法臺。 -- 出自宋·懶漁·龍華山
- 東皋何事字無功,講罷應知萬法空。 -- 出自宋·牟巘五·贈東皋講師
- 下床扭住才擬議,拓開一掌佛法意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昌·頌古五十七首
- 過現未來三世佛,不離其中轉法輪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川·頌古二十八首
- 欲得不招無間業,莫謗如來正法輪。 -- 出自宋·釋道顏·頌古二十首
- 夜迶將心登峻嶺,心定菩提轉法輪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真·偶因閑日家事無牽蒙王氏以呼招乃書題於窟記
- 等閑伸出擎天手,撥轉如來正法輪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開·又道裝相贊
- 鐘鳴眾集歸方丈,苦殺堂頭請法人。 -- 出自宋·釋如珙·頌古四十五首
- 昆蟲草木承恩國,世世叢林建法幢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一十七首
- 紛紛多是尋枝葉,誰向枯椿透法身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古柏
- 神通愿力雖無盡,且為山僧護法門。 -- 出自宋·釋咸杰·偈公六十五首
- 六月炎炎如火熱,誰冷處勝立法雪。 -- 出自宋·釋咸杰·偈公六十五首
- 抉開己眼無瑕翳,三界元無一法拘。 -- 出自宋·釋延壽·定慧相資歌
- 萬地門中為導首,一切時中稱法王。 -- 出自宋·釋延壽·定慧相資歌
- 一塵入定眾塵起,般若門中成法爾。 -- 出自宋·釋延壽·定慧相資歌
- 還如避溺而投火,兩處未明令法墮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證道歌·證道歌
- 南曹北斗無藏隱,個個含光映法身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證道歌·證道歌
- 實相元來豈用修,越古超今含法界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石頭和尚草庵歌
- 打破虛空歸去來,離世界兮入法界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石頭和尚草庵歌
- 鏡中妍丑誰分別,水月融光爭法身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十玄談·塵異
- 心非遍界真成妄,意凈情忘法法真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靈濟橋語
- 江西風月光無盡,帝里真如萬法圓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與夏國舅
- 不虧掃地與煎茶,門戶開關用法華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行住坐臥三十二頌
- 善財不是門門現,只要南方佛法行。 -- 出自宋·釋云岫·寄太白古林首座
- 方信道從佛口生,法化生得佛法分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二百零五首
- 物物頭頭有平出底多許,心心法法無外來底一星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二百零五首
- 施時也三乘教備,坐處也一切法空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二百零五首
- 平等應緣也心心佛佛,自然說法也剎剎塵塵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先師靈骨今猶在,無用扶鍬上法堂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與杲侍者
- 雙林示滅誑何人,無際真空凈法身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偈傾一百六十九首
- 只將補袞調羹手,撥轉如來正法輪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偈頌一百六十首
- 不知法界鄧此庵,強謂此庵含法界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蔡知縣小庵
- 仰山門下卻不用遮般茶飯,佛法不怕爛。 -- 出自宋·釋祖欽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華開見佛滿虛空,水鳥樹林宣法偈。 -- 出自宋·釋遵式·十六觀經頌·普往生觀第十二
- 誰知歸去陶元亮,又遇當年遠法師。 -- 出自宋·陶夢桂·酬君山遠上人送別
- 詎知寶佑老臣在,又見金陵新法行。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壽鄉袞訥齋先生
- 誰知茗飲成風后,從此朝廷榷法行。 -- 出自宋·徐鈞·陸羽
- 才傾一盞碧澄澄,自是山妻手法成。 -- 出自宋·徐文瀾·詠酒
- 一寒如此還風味,和得詩成句法高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春夜雪再用韻十首
- 莫言虛度渾無補,學得先生句法新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三用韻奉酬
- 雪浮茗枕陪僧話,風度松窗奏法音。 -- 出自宋·易士達·和李潤父資圣寺壁間韻
- 若教總識玄玄理,劫火何曾焚法身。 -- 出自宋·易士達·化人臺
- 宿麥葳蕤綠未回,惡風惟解卷法埃。 -- 出自宋·張公庠·宮詞
- 曼陀石上無根樹,歷歷生公說法余。 -- 出自宋·張蘊·虎丘
- 圣心難用淺心求,圣學須專禮法修。 -- 出自宋·張載·圣心
- 蔓藤扶我過東岡,與客同登妙法堂。 -- 出自宋·趙良佐·妙法庵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