泉在第3個(gè)字的詩句
泉在第三個(gè)字的詩句
- 火蒸泉脈不溫湯,鑿開浴沼涵天光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晉安城東溫泉
- 繁筆泉石兩成癡,早學(xué)東家晚學(xué)西。 -- 出自宋·馬廷鸞·題老學(xué)道院
- 萬井泉枯民徙市,誰碾火輪燒海底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得雨行
- 春秋泉壤幽,日月天地曉,洙橋一線流,滲注入萬沼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和元遺山三首
- 懷茲泉石心,賁之林野質(zhì)。 -- 出自宋·蒲壽宬·上舶使監(jiān)丞王會溪
- 息甘泉,飫天酒。 -- 出自宋·趙文·上之回
- 不如泉混混,萬斛常不竭。 -- 出自宋·仇遠(yuǎn)·山泉為惠君疇賦
- 想溫泉浴罷,天然真態(tài),渾疑是、宮妝淺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鈉·水龍吟·露華洗盡凡妝
- 風(fēng)亭泉石,煙林薇蕨,夢繞舊時(shí)曾見。 -- 出自宋·危復(fù)之·永遇樂·早葉初鶯
- 豈伊泉石勝,奈此簡書何。 -- 出自宋·徐瑞·庚寅正月十六日攜家入山大雪彌旬止既月叔祖
- 聞廉泉、似是紫巖,螟蛉兄子。 -- 出自宋·伍梅城·賀新郎·夢到天宮里
- 飲吾泉以醉,登吾榻而寐。 -- 出自·***·道者遺記
- 身依泉壑將時(shí)背,路入煙蘿得地深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山居
- 萬木泉扃月,空憐鳧雁寒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順宗至德大圣皇帝挽歌詞三首
- 珮響泉聲雜,朝衣羽服親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和楊三舍人晚秋與崔二舍人、張秘監(jiān)、苗考功
- 玉佩泉鳴清醉耳,劍铓山峭割愁腸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和游堯臣出郊二首
- 坐斷泉石幽,不受塵土污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舟行過白石見將使夜宿毛家林翌日到{上艸下
- 品題泉石非無意,依約煙霞未有朋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和程丞游清水巖黃龍山韻·清水巖
- 問公泉中何所有,明月可弄不可取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題王倅來泉
- 表章泉石幽,領(lǐng)略鷗鷺閒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題周功甫總領(lǐng)石溪三亭·溪亭
- 魚龍泉不夜,草木岸無秋。 -- 出自唐·鄭俞·賦得玉水記方流
- 已悲泉下雙琪樹,又惜天邊一臥龍。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憶金門舊游奉寄江西沈大夫
- 沙井泉澄疾,秋鐘韻盡遲。 -- 出自唐·周賀·書實(shí)上人房
- 坐石泉痕黑,登城蘚色黃。 -- 出自唐·周賀·尋北岡韓處士
- 石中泉暗落,松外戶初關(guān)。 -- 出自唐·鄭巢·宿天竺寺
- 隴上泉流隴下分,斷腸嗚咽不堪聞。 -- 出自唐·崔涯·別妻
- 沙暖泉長拂,霜籠水更溫。 -- 出自唐·李敬方·題黃山湯院
- 云里泉縈石,窗間鳥下松。 -- 出自唐·顧非熊·送馬戴入山
- 爰有泉堪挹,閑思日可尋。 -- 出自唐·劉得仁·和鄭校書夏日游鄭泉
- 日汲泉來漱,微開密筱風(fēng)。 -- 出自唐·劉得仁·夏夜會同人
- 青鳥泉邊草木春,黃云塞上是征人。 -- 出自唐·盧肇·楊柳枝
- 冰消泉派動(dòng),日暖露珠晞。 -- 出自唐·劉威·早春
- 飲鹿泉邊春露晞,粉梅檀杏飄朱墀。 -- 出自唐·鄭嵎·津陽門詩
- 罷聽泉聲看鹿群,丈夫才策合匡君。 -- 出自唐·汪遵·招隱
- 噴月泉垂壁,棲松鶴在樓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宿華山
- 落石泉多咽,無風(fēng)樹盡閑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貞女祠
- 共愛泉源異,頻來不覺勞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秋日陪陸校書游玉泉
- 繞枕泉聲秋雨細(xì),對門山色古屏高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陳正字山居
- 世間泉石本無價(jià),那更天然落景中。 -- 出自唐·鄭損·玉聲亭
- 終憶泉山寺,聽猿看海濤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贈(zèng)懷光上人
- 沙草泉經(jīng)澀,林齋客集遲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題友人山齋
- 北巖泉石清,本自高僧住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送僧歸北巖寺
- 岡轉(zhuǎn)泉根滑,門升蘚級危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和王舍人崔補(bǔ)闕題天王寺
- 印茶泉繞石,封國角吹樓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送舍弟之山南
- 廣利泉涌,王霸冰合。 -- 出自唐·李瀚·蒙求
- 巖高泉亂滴,林動(dòng)鳥時(shí)驚。 -- 出自唐·李建勛·宿山房
- 曲澗泉承去,危檐燕帶歸。 -- 出自·李中·秋雨
- 丹井泉枯苔鎖合,醮壇松折鶴來稀。 -- 出自·李中·經(jīng)古觀有感
- 澗曲泉聲咽,松深露氣香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德明道人還東林
- 石屏泉氣冷,山屐蘚痕濃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贈(zèng)省安上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