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在第9個字的詩句
江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楚國封疆最上流,夾江分命兩諸侯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送雙漸之漢陽
- 秋風來吹之,聲如振江海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秋聲
- 罷郡紫泥催向闕,過江紅旆引還家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送陳郎中還京兼過九江新宅
- 桃花染破南山青,漢江此時春水生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送豐稷
- 從今夢無南,隨子渡江櫓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送歐陽員外歸覲滁州舍人
- 蜀客向何處,欲觀浙江潮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將之浙江延祖子山師柔會別飲散獨宿空亭遂書
- 夕冰分外閫,晝錦過江東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送趙資政
- 春雨春風,問誰染就江南草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點絳唇·春雨春風
- 焚香老山寺,乞食向江船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贈信美寺岑上人
- 王郎一曲,千秋艷說江楫。 -- 出自清·鄭燮·念奴嬌 桃葉渡
- 夕陽開一半,吐出望江樓。 -- 出自清·鄭燮·江晴
- 正愁開霽晚,霜霧滿江欄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八朋七日省真苦雨三首
- 騰裝纏自路,夕夢已江沱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昌言舍人得告蜀三首
- 時逐買舟來,萬里巴江潯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冷金箋與興宗
- 帆開曉風疾,潮落夜江空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高陟歸金陵
- 久游今得意,真不愧江山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濟川知漢州二首
- 子猷狀彈雀,藏寶傳江東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謝興宗惠草蟲扇
- 移從洛浦遠,濯自錦江深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景仁答才元示花圖
- 家林已春色,慎勿滯江皋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答張伯常之郢州涂中見寄
- 深夜寂地人,明滅寒江曲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端式十題·漁洲火
- 風云俱動色,非復舊江湖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馮狀元歸鄂州
- 莫作吊原文,投之岷江水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李汝臣同年謫官導江主簿
- 使君擁符節,大艦出江湄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燕諫議知潭州
- 君家得蓮種,遠自浙江湄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南園雜詩六首·明叔家瑞蓮
- 黃金綴縹帶,搖落楚江涯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黃甘
- 甘泉獻賦人,流落浙江濱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伯鎮再入館
- 劍山中斷融為川,沮江雙流郁回旋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王書記以近詩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詩賡之·呈
- 春光久相待,先在錦江頭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才元守廣軍歸成都覲省
- 寒空五老雪,斜月九江云。 -- 出自唐·徐凝·廬山獨夜
- 石城雙水門,落日遠江介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麗水風雨下船棘口有懷
- 鶯逗湖南煙雨慳,吳江夜語孤舟閑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寄樂石帆儀曹
- 子牟留魏闕,陶令去江潯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奉寄李蒼門諫議并呈省院諸公二十韻
- 予滿太常秩,子羆思江綸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赴帥生夢作(有序)
- 品令貫三臺,□雄望、江南江北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驀山溪 夏景集曲名
- 天際識歸舟,云中辨江樹。 -- 出自南北·謝朓·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
- 千里戰塵連上苑,九江歸路隔東周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清河縣樓作
- 欲問維揚舊風月,一江紅樹亂猿哀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章江作
- 莫怪相逢倍惆悵,九江煙月似瀟湘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九江逢盧員外
- 前度桃花,依然開滿江潯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高陽臺·橋影流虹
- 姮娥約滕六,夜半過江城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梅花
- 客悰迷曉夜,夢事付江湖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述懷
- 江花江草廬山下,春江花朝秋月夜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琵琶行
- 為問東南海水西南江,如何滔浮獨未降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送談執權張南顯歸廣州
- 龍盤虎踞甚形勝,大江以東斗以南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覺非居士東菴甚奇觀玉蟾曾游其間醉吟一篇
- 柿葉翻黃楓葉紅,一江漲起蘆花風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三衢舟次二首
- 何處夜航鳴櫓過,滄江如鏡煙半破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梧州江上夜行
- 渺渺三山云,浩浩九江水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江子有懷二首
- 不知誰氏子,持鈞立江城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徐道士水墨屏四首
- 老巖峭拔森翠屏,大江東去流蒼玉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道過成蹊菴偶成舊風一篇
- 從今閑草馬,休得更江湖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月窗寫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