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在第7個字的詩句
江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五月追涼地,滄江剩素漣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集江瀆池亭
- 早夏清和在,晴江沿泝時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憶浣花泛舟
- 重云冒山椒,大江浸其麓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苦雨
- 澤國富滋味,春江出嘉魚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晨起二首
- 君不見漢時九江梅子真,一日辭家隱吳市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和陳器之詩四首·鹿仙山
- 南棹何當返,長江憶共游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贈越客
- 吳楚半秋色,渡江逢葦花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江行留別
- 轉浦云壑媚,涉江花島連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贈別穆元林
- 樊水欲東流,大江又北來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漫歌八曲·大回中
- 一徑草中出,長江天外流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題賈島吟詩臺
- 帶雨逢殘日,因江見斷山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送許棠下第游蜀
- 絕壁云銜寺,空江雪灑船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沿漢東歸
- 夜雨雷電歇,春江蛟蜃腥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江行至沙浦
- 夜火山頭市,春江樹杪船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送友人進士許棠(一本無進士二字)
- 處處歌來暮,長江建業人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獨孤中丞筵陪餞韋君赴升州
- 岐路窮無極,長江九派分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柳八員外赴江西
- 此地何時有,長江自古流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同樊潤州游郡東山
- 故國又芳草,滄江終白身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送徐處士歸江南
- 白日欺玄鬢,滄江負素心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夏日盩厔郊居寄姚少府
- 大旆行當夏,桐江到未秋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送侯郎中任新定二首
- 夜澗青林發,秋江淥水來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送友人入(一作之)蜀
- 白云半峰起,清江出峽來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過蜀道山
- 南海風潮壯,西江瘴癘多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端州別高六戩
- 南土多為寇,西江盡畏途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和朱使欣二首
- 我言遂愧疏,長江掩涔派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贈劉成文
- 世故莽相急,長江去悠悠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題崇山
- 老去作新夢,邵江非舊聞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舟泛邵江
- 欲會東郎隔大江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西郎山
- 石磧{氵公}江靜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與崔錄西別兼敘攜手詩
- 羌故園之在目,江與漢之不可逾。 -- 出自南北·謝莊·懷園引
- 登山摘紫芝,泛江采綠芷。 -- 出自南北·顏之推·古意
- 眾木侵山徑,寒江逼縣門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巴東書事
- 舊國情何極,空江思欲流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月夜懷故人
- 眾木凋寒色,空江噴暮聲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書懷寄韋山人
- 不知天待雪,惱江梅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小重山·誰勸東風臘里來
- 腸斷扁舟,明日江南去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醉落魄/一斛珠
- 倚天絕壁,直下江千尺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霜天曉角 題采石蛾眉亭
- 征帆轉吳楚,涉江指岷山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送杜少柳起萃知遂寧府以高名千古重如山為韻
- 豈殊謝公窗,澄江更縈繞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列岫亭用范伯升韻
- 斗水幸見收,西江等蹄涔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子云兄命賦祿隱
- 望福星炯炯,西江千里,待公來社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水龍吟·閑思十八年前
- 聞說先生去也,江南岸、縛草為船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滿庭芳·空谷無花
- 女樂如煙點點,江南處處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瑞龍吟·老人語
- 云龍風虎,塞北江南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宴春臺
- 納錫曾看上九江,又聞詹事奉儲皇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上益公十絕為壽·寶龜
- 青事梅邊動,荒江信馬行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題龍華寺壁
- 蘭橈煙雨暗春江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浣溪沙
- 月照英翹楚楚,江空醉魄陶陶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西江月·縹緲波明洛浦
- 還念庾嶺幽情,江南聊折,贈行人應發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壺中天/念奴嬌
- 故鄉幾回飛夢,江雨夜涼船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憶舊游·記開簾過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