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在第7個字的詩句
江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環望荊吳坼,清江日夜流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過金山
- 湘水前縈帶,蒸江后引裾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憲使范右司具饌屬屬官為主人又屬衡陽張宰助
- 山數須彌水西江,須口能吸芥能納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贈江西瑞上人至南海袖詩相過
- 南海水況多于江,上人無口若為吸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贈江西瑞上人至南海袖詩相過
- 且莫乘流去,空江暮靄微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出龍江關遇中州張民表遂與同舟得歸字
- 劍浦龍何在,螺江事可嗟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偶書閩中風土十韻寄金陵知己
- 著于樂章,色含江練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郊廟朝會歌辭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
- 惆悵離舟欲發,江南煙寺鐘聲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陶秘書廣陵送別圖
- 甬東旅情何托,江北蒼芒恨不收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寄昭德兄弟
- 平楚堪愁思,長江去寂寥。 -- 出自唐·暢當·九日陪皇甫使君泛江宴赤岸亭
- 山東河北卷土,江右湖南失耕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得江西報六言十首
- 海外咸推獨步,江西橫出一枝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題誠齋像二首
- 高為峰嵐下濤江,極目森秀涵蒼涼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郭熙山水障子
- 千峰高叢叢,一江碧粼粼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書堂山
- 入境少人煙,寒江碧際天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祁陽縣
- 翠巘供憑幾,寒江照讀書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石鼓
- 朝牧牛,牧牛下江曲。 -- 出自唐·李涉·牧童詞
- 我有愛弟都九江,一條直氣今無雙。 -- 出自唐·李涉·與弟渤新羅劍歌
- 江水何滔滔,渡江相別離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述夢寄趙紫芝
- 勝絕登臨地,桐江占十分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題方氏清芬閣用范文正公韻
- 巫峽乘軺去,涪江擁節還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張林宗司勲挽詩三首
- 會合知何所,春江泛楚艎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送錢規判官歸蜀覲遂之岳陽
- 山色滿西閣,到江知幾層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長舉
- 奇礓巑岏倚秋江,俗眼過幾多所忽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富春山人為予道其所獲石于江中者狀甚怪偉欲
- 大江來章貢,小江出香城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寄題新居羅長卿觀瀾閣蘭堂二首
- 石窌脂田廢,濤江粉旐斜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湯孺人挽詞
- 儻有謫仙來,涪江和月吸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酬程嘉定楊漢州見和三首
- 參斗明燈爐,湖江渴硯蜍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疇甫叔挽詩二首
- 中年不禁別,湘江渺天涯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送阮深甫尉桂東兩首
- 萬綠梢頭眼,雙江合處城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應提刑招飲北山
- 羽肅肅,鳴雝雝,江南江北秋思同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古樂府用禮禪滅翁韻四·鴻雁行
- 歷歷舊經行處,江村曙色初分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雙林志謙得玄暉筆法作此七十三矣為賦六言兩
- 峭壁上嶔岑,大江下沄沄。 -- 出自唐·賈至·自蜀奉冊命往朔方途中呈韋左相文部房尚書門
- 曾憑水柵誓長江,報國全軀事不雙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漳南十詠·陳將軍廟
- 卜得上峽日,秋江風浪多。 -- 出自唐·安邑坊女·幽恨詩
- 蒙馬一何威,浮江亦以仁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猛虎詞
- 劍水千人石,荊江萬里流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陸著作挽歌
- 北洛反初路,東江還故丘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游茅山五首
- 九折盤荒坂,重江繞漢州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送姚舒下第游蜀
- 匡阜層層翠,修江疊疊波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秋末入匡山船行八首
- 曉色千檣去,長江八月時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秋末入匡山船行八首
- 東海浪滔滔,西江波漠漠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甘雨應祈
- 松森森,江渾渾,江邊古祠空閉門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江邊祠
- 楚木寒連寺,修江碧入云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海邊見羅鄴
- 木落雨翛翛,桐江古岸頭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桐江閑居作十二首
- 華發始相遇,滄江仍旅游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送張彝歸長沙
- 年少足詩情,西江楚月清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送鄔傪之洪州覲兄弟
- 夜舸誰相逐,空江月自逢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送丘秀才游越
- 落景無來人,修江入天白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小弟艎南游近書來
- 曾向三峽行,巴江亦如此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盧溪道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