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在第4個字的詩句
江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記此日江都,錦帆巡幸,汴水迢遙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木蘭花慢 燈夕到維揚
- 淚盈眸,江州司馬別離后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【雙調】駐馬聽 彈
- 月落西江遠。 -- 出自元·盧摯·菩薩蠻 寄江西米理問信父 天下同文
- 要催起江頭,梅妝的?,柳態婆娑。 -- 出自元·盧摯·木蘭花慢 在德六年正旦 天下同文補遺
- 龍興大江西,豐城乃支屬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送陳彥正教授之官富州
- 筍輿向江行,十步四三曲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行路難(丙戌秋作)
- 風流憶江謝,文藻勝枚鄒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憶與劉伯溫章三益葉景淵三君子同上江表五六
- 千載烏江不洗悲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讀項羽紀
- 猛志落江湖,能事寄簡牘,試憑三寸管,貌彼五云疊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賦示校員及諸生
- 登臺望江沔。 -- 出自魏晉·阮瑀·詩
- 實寶南江。 -- 出自魏晉·陸云·贈鄭曼季詩四首 高岡
- 湖闊三江水,魚肥百草泉。 -- 出自·老舍·內蒙東部紀游 達賚湖
- 酒涌大江流,人登太白樓。 -- 出自·老舍·登太白樓
- 君家本江湖,南行即鄰里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送陸權叔提舉茶稅
- 暮色入江郊,霜風兩鬢毛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秋晚
- 昨夜大江舟,今宵小驛樓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渡江之越宿蕭山縣
- 秦鞭斷江江逆流,八公草木皆為仇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氐帶箭
- 君不見江都城外人圖儂,那能更到丹陽宮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奸老革
- 披蓑向江水,顧影還獨語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藤蓑次陳公甫韻
- 君不見江花欲落江水深,憑仗黃頭過江去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蔣御醫黃頭月桂圖
- 帝遣長江作南瀆,直與天地相周旋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長江行
- 荔枝配江(左蟲右兆),徒夸有風味。 -- 出自宋·白珽·續演雅十詩
- 零落楚江滸,相峙矗三島。 -- 出自宋·白珽·蛾眉亭
- 一片清江水,中涵萬古情。 -- 出自宋·鮑當·松江夜泊
- 聞說龍江真可隱,欲將余日寄仙居。 -- 出自宋·鮑同·中隱堂二首
- 江南與江北,蕩蕩恣所適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望云
- 雁過大江風帖帖,雅啼荒樹日悠悠。 -- 出自宋·諶祜·句
- 吸盡長江,沖開碧落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千里瀕江地可毛,結廬何必故山椒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荊州書事二首
- 僅隔一江千里間,豈忘三任五年處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送劉尚書再守贛之一年移帥豫章
- 豈獨華江西,往往國之瑞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癸卯豫章貢闈酬贈教授張安叔
- 數椽立江頭,萬象生木杪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為增城丞張元輔賦博見亭
- 皓月三江口,青蘋四岸邊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五月一日薄暮至三水倚檣欹枕
- 蔚為曲江公,未有繼其后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贈別曲江貢士李安之五羊相訪
- 日色催江渡,潮痕上石梯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題新村書齋壁(二首)
- 山城枕江流,梵剎云中起。 -- 出自明·憨山大師·高山寺
- 出祖龍江日,嗟余不克偕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過西湖懷曹大參學佺
- 南日大江,險兮天設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祀岳鎮海瀆四十三首
- 春暮越江邊,春陰寒食天。 -- 出自唐·柳中庸·寒食戲贈
- 城分二江急,樹入九峰開。 -- 出自宋·張俞·嘉州
- 孤山捍江口,上有白帝祠。 -- 出自宋·張俞·謁白帝廟
- 夢繞松江屬玉飛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鷓鴣天·夢繞松江屬玉飛
- 匹馬吳江誰著鞭,惟公攘臂獨爭先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吊岳飛詩
- 明朝渡江后,云物向南看。 -- 出自唐·孫逖·送越州裴參軍充使入京
- 驛繞巴江轉,關迎劍道開。 -- 出自唐·孫逖·送靳十五侍御使蜀
- 涼風起江海,萬樹盡秋聲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送謝恭
- 落日懸江思,浮云結浦情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擢歌行
- 鐘送橫江雨,車盤出峽雷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留別李侯
- 無因奠江上,應負十年知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哭臨川公
- 女浣曉江煙渺渺,人行暮苑麥離離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期徐七游云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