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在第3個字的詩句
江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籍在江湖間,獨以道自將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祭退之
- 憶在江南日,同游三月時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寄友人
- 秋色江邊路,煙霞若有期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游襄陽山寺
- 去程江上多看堠,迎吏船中亦帶刀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送從弟濛赴饒州
- 越地江山應共見,秦天風月不相知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酬杭州白使君,兼寄浙東元大夫
- 畫得江城登望處,寄來今日到長安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答白杭州郡樓登望畫圖見寄
- 夜靜江水白,路回山月斜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宿江店
- 遍住江南寺,隨緣到上京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送閑師歸江南
- 若當江浦上,行客祭為神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古樹
- 卻憶江南道,祖筵花里開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送黃構擢第后歸江南
- 飲君江海心,詎能辨淺深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大隱坊·章仇將軍良棄功守貧
- 空愁江海信,驚浪隔相尋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連州吟
- 坐緣江湖岸,意識鮮明波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送淡公
- 寂寂江山搖落處,憐君何事到天涯!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長沙過賈誼宅
- 茫茫江漢上,日暮欲何之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
- 平生江海意,惟共白鷗同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禪智寺上方懷演和尚,寺即和尚所創
- 路分江淼淼,軍動馬蕭蕭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徐大夫赴廣州
- 新安江上孤帆遠,應逐楓林萬馀轉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嚴陵釣臺,送李康成赴江東使
- 迢迢江上帆,千里東風吹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入白沙渚,夤緣二十五里至石窟山下,懷天臺
- 萬艘江縣郭,一樹海人家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奉送從兄罷官之淮南
- 悵然江南春,獨此湖上月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奉餞鄭中丞罷浙西節度還京
- 見說江中孤嶼在,此行應賦謝公詩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杜越江佐覲省往新安江
- 離別江南北,汀洲葉再黃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酬皇甫侍御見寄,時前相國姑臧公初臨郡
- 今朝江上客,凡慰幾人情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喜晴
- 日落江清桂楫遲,纖鱗百尺深可窺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贈湘南漁父
- 蕭蕭江雨暮,客散野亭空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梁侍御巡永州
- 君在江南相憶否,門前五柳幾枝低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使次安陸寄友人
- 淚盡江樓北望歸,田園已陷百重圍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登松江驛樓北望故園
- 吹簫江上晚,惆悵別茅君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宣尊師醮畢歸越
- 杳藹江天外,空堂生百憂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長沙館中與郭夏對雨
- 惆悵江南北,青山欲暮時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瓜洲道中送李端公南渡后,歸揚州道中寄
- 泛泛江上鷗,毛衣皓如雪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弄白鷗歌
- 回首江南岸,青山與舊恩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秦系頃以家事獲謗,因出舊山,每荷觀察崔公
- 彤襜江上遠,萬里詔書催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奉送裴員外赴上都
- 江南江北春草,獨向金陵去時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發越州赴潤州使院,留別鮑侍御
- 誰訪江城客,年年守一官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嚴侍御充東畿觀察判官
- 月明江路聞猿斷,花暗山城見吏稀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柳使君赴袁州
- 暮天江色里,田鶴稻花中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李侍御貶鄱陽
- 莫嘆江城一掾卑,滄洲未是阻心期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陶十赴杭州攝掾
- 寂寞江亭下,江楓秋氣斑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秋杪江亭有作(一作秋杪干越亭)
- 湛湛江色寒,濛濛水云夕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湖上遇鄭田
- 詎分江轉字,但見路緣云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送顏司議使蜀訪圖書
- 借問江上柳,青青為誰春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樂府雜曲·鼓吹曲辭·有所思
- 送君江浦已惆悵,更上西樓看遠帆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送王校書
- 遠聽江上笛,臨觴一送君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聽江笛送陸侍御(同丘員外賦題)
- 風雪江南路,夢中行探梅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
- 苦作江頭乞食翁,一層破廟五更風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至揚州
- 那信江海余生,南行萬里,屬扁舟齊發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酹江月 驛中言別
- 半山江色透,獨樹午陰遲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山中
- 昔為江上潮,今為山中云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山中感興三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