殊在第4個字的詩句
殊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旁束狀殊窘,屢曲意不暇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峽中賦百韻
- 二年客殊方,送君我鄉(xiāng)邑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以春草碧色分韻送朱師古知雒縣得色字
- 拙巧自殊用,靜躁亦異宜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同游公玉伯氏季氏游水陸院濯纓閣以清斯濯纓
- 出處自殊跡,操祛胡不恰。 -- 出自宋·黃銖·送仲晦
- 鞍馬來殊方,只園已秋寂。 -- 出自宋·楊冠卿·暮景
- 喚渡風(fēng)殊懷,穿林日向中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閏月二十日離玉山八月到余干易舟又二日抵鄱
- 我今落殊縣,絕交類嵇康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有懷二首
- 耐久固殊流俗敗,含情渾似故人長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昆山兄惠筆乃周壽玉簪樣試用其一已作禿翁猶
- 二者固殊轍,終當(dāng)戒多言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次韻全真所感
- 挾纊固殊如是想,索衣不嘆晚為謀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負(fù)暄
- 禽語無殊聽,鄉(xiāng)音有異聞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早題
- 塑象觀殊詭,作鐘懷叛干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游浮洲寺
- 故喜地殊勝,卻嫌僧近凡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游齊山
- 宿昔叨殊眷,尋常款直廬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何參政挽歌
- 行且收殊科,勉哉嗣先烈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送常世卿歸嘉興
- 御府頒殊玩,褒輪下十行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安大使生日
- 才分雖殊學(xué)可能,譬如泰華立曾曾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子益教授再用韻賦弈自審機(jī)從諫之誨某復(fù)和呈
- 犀桂自殊苦相累,都將榮進(jìn)溷真芳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某偶為木犀有賦遂別駕諸丈光和盈軸因惟晉以
- 一十搴殊科,尋闖師氏闈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送陳大著知蘄州分韻得輝字
- 儒佛差殊真眇忽,請君參取是耶非。 -- 出自宋·真德秀·題黃氏貧樂齋
- 齋心謁殊庭,異境目力眩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連日快晴登金華庵觀大面諸峰
- 農(nóng)纖艷殊,美則評之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光宗皇帝夏竦雙頭牡丹賦御書贊
- 我昔睹殊勝,會聞諸佛說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蘇文忠蘿漢偈帖贊
- 靜躁雖殊,當(dāng)其可欣,不知老至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哨遍·在晉永和
- 毫發(fā)差殊不結(jié)丹。 -- 出自宋·蕭廷之·南鄉(xiāng)子·真汞與真鉛
- 彤弓誤殊錫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蘭陵王·問梁益
- 風(fēng)景不殊江山在,況是英雄未老。 -- 出自宋·萬俟紹之·賀新郎·決眥入飛鳥
- 為說雖殊科,其歸同一撥。 -- 出自宋·衛(wèi)宗武·理學(xué)
- 毫釐一殊軌,安危異千年。 -- 出自宋·利登·雜興
- 風(fēng)景不殊人物換,恨悠悠。 -- 出自宋·韓準(zhǔn)·浣溪沙·瀟灑梧桐幾度秋
- 天爵夐殊人爵貴,偽心那似德心休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用欒魁聲道寄李后林韻寄聲道
- 風(fēng)景不殊,江濤如此世綠淺。 -- 出自宋·馬廷鸞·齊天樂·老夫耄矣
- 風(fēng)景不殊云黯淡,雪霜初霽日徘徊。 -- 出自宋·馬廷鸞·冬至
- 先后雖殊途,彼此有同轍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寄謝夾谷書隱先生四十四韻
- 登望雖殊時(shí),圣狂不可域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和徐中丞容齋舊泰山一百四韻贄見
- 松槿雖殊途,宇宙同作客。 -- 出自宋·蒲壽宬·又題純陽洞
- 今昔雖殊時(shí),其樂亦如此。 -- 出自宋·柴元彪·同朱山長游江郎
- 世代雖殊道不殊,衣冠氣貌列仙儒。 -- 出自宋·仇遠(yuǎn)·題群仙圖
- 西湖何殊灞橋趣,亟歸乘興無復(fù)疑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杜陵至節(jié)后詩有遠(yuǎn)在劍南思洛陽句予客九江遠(yuǎn)
- 政教豈殊途,飾吏貴儒術(shù)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興程縣尹
- 還又向、殊鄉(xiāng)初度。 -- 出自宋·彭子翔·暗香·停云望極
- 茲亭有殊致,經(jīng)始富人侯。 -- 出自唐·李夷簡·西亭暇日書懷十二韻獻(xiàn)上相公
- 紫翰宣殊造,丹誠厲匪躬。 -- 出自唐·李觀·試中和節(jié)詔賜公卿尺詩
- 比德稱殊賞,含輝處至柔。 -- 出自唐·王鑒·賦得玉水記方流
- 幽拙欣殊幸,提攜更不疑。 -- 出自唐·劉得仁·山中舒懷寄上丁學(xué)士
- 政績雖殊道且同,無辭買石紀(jì)前功。 -- 出自唐·蕭縝·前望江麹令頌德
- 灞上家殊遠(yuǎn),爐前酒暫醺。 -- 出自唐·李郢·酬劉谷除夜見寄
- 有澤沾殊俗,無征及獷犭軍。 -- 出自唐·鄭洪業(yè)·詔放云南子弟還國
- 歲盡校殊最,方當(dāng)見異能。 -- 出自唐·林寬·送人宰浦城
- 在郡多殊稱,無人不望回。 -- 出自唐·張蠙·逢漳州崔使君北歸
“殊”同音字
- 淑
- 琡
- 數(shù)
- 數(shù)
- 暏
- 襡
- 菽
- 鼡
- 鱪
- 鱰
- 熟
- 璹
- 書
- 侸
- 倏
- 倐
- 儵
- 叔
- 咰
- 塾
- 墅
- 姝
- 婌
- 孰
- 尌
- 尗
- 屬
- 屬
- 庶
- 庻
- 怷
- 恕
- 戍
- 抒
- 捒
- 掓
- 攄
- 攄
- 暑
- 曙
- 書
- 朮
- 術(shù)
- 束
- 杸
- 樞
- 樹
- 梳
- 樞
- 樹
- 橾
- 殊
- 殳
- 毹
- 毺
- 沭
- 漱
- 潄
- 潻
- 澍
- 濖
- 瀭
- 焂
- 疎
- 疏
- 癙
- 秫
- 豎
- 竪
- 糬
- 紓
- 絉
- 紓
- 署
- 腧
- 舒
- 荗
- 蒁
- 蔬
- 薥
- 薯
- 藷
- 虪
- 蜀
- 蠴
- 術(shù)
- 裋
- 襩
- 豎
- 贖
- 贖
- 跾
- 踈
- 軗
- 輸
- 輸
- 述
- 鄃
- 鉥
- 錰
- 鏣
- 陎
- 霔
- 鮛
- 鵨
- 鶐
- 黍
- 鼠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𠁮
- 𠅩
- 𠘧
- 𠲿
- 𡚾
- 𡱆
- 𤕟
- 𤴙
- 𦏧
- 𦒶
- 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