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在第13個字的詩句
楚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正憐東道感賢侯,何幸高冠脫楚囚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移饒州別周使君
- 從來六行比齊姜,自許千門奉楚王。 -- 出自唐·閻德隱·薛王花燭行
- 知師收拾南歸去,為憶漁人唱楚歌。 -- 出自宋·何承裕·寄宣義英公
- 雕胡炊飯斫鱸羹,一縷青煙燃楚竹。 -- 出自元·王蒙·題畫
- 天上嬋娟,人間陰晦,悵望成凄楚。 -- 出自元·吳景奎·念奴嬌 寄蕭善云
- 夢斷羅裙天如漆,一寸鄉心凄楚。 -- 出自元·宋*·賀新郎 徐復初池亭聽雨軒,至治辛酉時,鄧
- 倚闌干、暮云千里,天涯芳草凄楚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摸魚子 寒食雨中
- 君不見男兒成敗古有之,孰以楚霸輕虞姬? -- 出自元·王逢·劉夫人
- 夕陽樓外連天遠,乞與騷人怨楚 -- 出自元·李晏·鷓鴣天·苒苒萋萋雨后村
- 卻是驅馳玄黃馬,腳底蹈燕蹴楚。 -- 出自元·張之翰·金縷曲 雙陸
- 記江梅、向來輕別,相逢今又平楚。 -- 出自元·程文海·摸魚兒 壽燕五峰右丞 此首下原附五峰詞不錄
- 六橋如畫,看地雄兩浙,人驕三楚。 -- 出自元·張可久·百字令 湖上,和李溉之
- 荒陂野火兼漁火,短棹吳歌和楚歌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次韻王尹夜泊獨柳
- 而今且向書窗下,夜對寒燈讀楚詞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寄仵判院八首
- 落帆停鼓鸛湖頭,兩度因循到楚州。 -- 出自宋·張弋·楚州
- 算吹冷噓寒,添香問字,徒增凄楚。 -- 出自當代·梁羽生·陌上花·夢幻塵緣
- 交情早已有何蕃,為我揚聲梁楚間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平江送王騰叔
- 卷舒終合為霖雨,不向陽臺惑楚君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云
- 乘秋不奈多高興,重取蘭薰答楚謠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和吳侍郎答汝州諸官唱酬之作
- 天明喜氣滿沙頭,小隊行廚下楚樓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宋帥移廚就市樓并飯胡黎州
- 旌旗踏浪驚吳俗,燈火連街見楚風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又中秋小雨
- 我有扁舟蓑笠盟,落在吳頭并楚尾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題和山推蓬看梅
- 至今佳句無人繼,誰與招魂著楚辭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己未生朝謝莘叟兄送梅
- 明年此會知誰肯,為上吳山望楚山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九日奉呈同僚四絕句
- 道迎和氣收蠻瘴,彈壓余陰蟄楚雷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長沙臘月雷是日約宴趙帥俊臣聞雷乃罷越三日
- 此行試卜唐夫子,會向芹邊問楚囚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送王楚材往湖州聽讀
- 向來過計尤周隕,此去何時靜楚氣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送杜尉秩滿還天臺
- 好吟秋月招元結,莫賦朝云惱楚襄。 -- 出自宋·樂雷發·題豫章宋德父游湘詩卷
- 廬山道士菊潭仙,前世滄浪握楚荃。 -- 出自宋·樂雷發·聽廬山胡道士彈離騷
- 荃衡豈不如葵菽,誰繼豳風補楚風。 -- 出自宋·樂雷發·次韻熊云瀑秋夜見寄
- 滿地蜀錦照深衣,盡日憑欄課楚詞。 -- 出自宋·樂雷發·題王堯章佇香亭
- 道鄉牽損袞龍衣,謫墮天涯詠楚蘺。 -- 出自宋·樂雷發·送友人游昭州呈陳謙之僉判
- 石樓峰下寄吟身,靜掩桑樞琢楚珍。 -- 出自宋·樂雷發·寄李伯輝
- 東皇太一待新詩,共喜星槎泝楚涯父老盡將看鸑鷟,使君應不問狐貍。 -- 出自宋·樂雷發·謁張兵部時守臨江新除湖南倉
- 自從大雅收聲后,賴有篇章續楚辭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杜工部
- 吳王花草騰王筆,千載風流敵楚騷。 -- 出自宋·葛天民·蝶
- 到家若話吳中事,自有哀歌寄楚詞。 -- 出自宋·連文鳳·送羅壽可歸臨江
- 匣中古劍懶重磨,難遇知音學楚歌。 -- 出自宋·王镃·客路
- 曉來細雨秋煙濕,意思三分是楚騷。 -- 出自宋·艾可叔·樟鎮夜泊
- 十年一覺長安夢,不識何人是楚囚。 -- 出自·陳寅恪·報載某至重慶距西安事變將十年矣
- 疏狂無意逐功名,舞舌川湘又楚秦。 -- 出自·洪傳經·述懷
- 金鞍駿馬照朱門,樂會高張晉楚軍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介之會徐氏家飲薄暮不歸為詩招之
- 生人情誼貴和光,俸薄官閑寄楚鄉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留題徐成之和軒
- 燕山榆葉望秋稀,雪羽瀟瀟向楚微。 -- 出自明·王恭·賦得白雁送人之金陵
- 須臾一曲更凄清,零落梅花滿楚城。 -- 出自明·王恭·聞笛歌送人之塞上
- 東航觸我追前夢,南國依然困楚囚。 -- 出自·陳獨秀·贈王徽伯東游
- 西游夜即探月窟,南浮萬里窮楚越。 -- 出自明·方孝孺·李白觀瀑圖
- 野晴臺寺花爭發,緩步長吟續楚騷。 -- 出自明·李濂·春興(四首)
- 一官何事不歸去,空戴南冠泣楚囚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立春有感
- 八千子弟已投戈,夜帳猶聞怨楚歌。 -- 出自宋·陳洎·過項羽廟